三角洲前缘亚相优质砂体不同匹配模式驱油模拟实验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杏北X区块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一类、二类油层水淹程度高,但三类油层的表外储层中还有较大的油气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因此,加强对表外储层动用特征的研究,可为油田精准高效挖潜及剩余储量经济有效动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文以大庆油田杏北X区萨尔图油层II油组(以下简称SII油组)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河流三角洲地层精细对比技术对SII油组进行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建立了SII油组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区SII油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河口坝、席状砂等4类沉积微相;为了精细构建表外储层的发育模式,进一步将河口坝分为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和坝缘3个能量相单元,席状砂分为一类席状砂和二类席状砂2个能量相单元。其中构成表外储层的主要能量相类型为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和一类席状砂、二类席状砂。表外储层内的相对优质砂体主要为于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的顶部有效砂岩和一类席状砂中部有效砂岩段。表外储层内部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存在多种平面接触关系和垂向组合模式,本次研究中重点提取了油田矿场中常见的2类5种井间砂体匹配模式进行驱油模拟,即: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且常规表外射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独立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且优质砂体尖灭开采模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影响,优质砂体优先动用,造成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在岩心内部呈现层流状态;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且常规表外射孔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影响,流体由射孔的常规表外砂体部位流向优质砂体部位,造成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在岩心内部流体呈现紊流状态;常规表外独立开采模式,受常规表外砂体均质低渗影响,常规表外砂体动用程度最低,驱替流体在岩心内部呈层流状态;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开采模式,受砂体内部各段砂体均质的影响,驱替流体做水平运动从优质砂体流向常规表外砂体,优质砂体优先动用,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且优质砂体尖灭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与注采端压差影响,流体在岩心内部流动呈现紊流状态,由射孔部位向优质砂体流动,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人们对出行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适应旅客需求的动态变化,在一周之内铁路企业往往会根据每日客流的不同情况执行不同的列车开行方案,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日一图”。而动车组作为高速铁路系统中重要的运输资源,实现动车组运用的合理规划,研究运力资源动态供给的保障机制,对于保障列车正常开行,实现“一日一图”,提升高速铁路运输组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建筑物被拆除,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天然砂石开采过度也导致建筑材料的短缺,在双层压力的迫使下,再生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已然成为当下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低水胶比、高流动性、低工程造价、高生产效率等特点,将再生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二者的特点相结合,配置出一种新型绿色混凝土一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再生粗骨料孔隙多
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多煤层开采,应优先开采上保护层。但是实际开采过程中,上覆煤层由于断层、煤厚变化、开采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留有部分煤柱,而该煤柱的留设往往会使之成为应力集中区域,增加下部煤层的冲击危险性,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徐庄煤矿8332工作面上方为7235、7332采空区及其之间的遗留煤柱,受7235、7332采空区的影响,遗留煤柱内静载应力较高,加之工作面采动的影响,易诱发冲击矿压。因此,本论文以
HOX基因家族是同源异形盒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编码转录调控因子,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过程,而且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H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网络延申至海域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采用盾构法修建跨海域交通隧道的案例也逐渐增多。由于海域环境复杂多变以及海水的腐蚀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海域环境中修建盾构隧道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步注浆作为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本在陆域淡水环境使用的注浆材料,在面临海水环境时,其物理力学性质也会有所改变,而且同步注浆所处环境的水压一般也比较高,当前盾构隧道同步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养老消费观念的升级转变,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养老综合体便应运而生。但由于养老综合体项目投入资金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征,使其面临融资制约的问题,阻碍了养老综合体项目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下文简称REITs表示)来解决养
随着化石能源的耗竭,能源危机成为限制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太阳能电池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可见光波段的光,而能量占比接近50%的红外光则无法被利用。由基质材料和掺杂的稀土元素组成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应用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可以实现红外光区的吸收,进而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作为目前最有效的基质材料,六方相β-NaYF4已经广泛应用在实验中,稀土掺杂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生态环境最脆弱、变化最剧烈的区域。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显著的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
本文以来源于鳞翅目凤蝶科(Papilionidae)的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新孵幼虫细胞系RIRI-PX1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固体显微操作法对其进行单细胞克隆,并测定克隆株外源基因表达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是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利用光催化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案。利用太阳能将地球丰富的H2O和N2转化为O2,H2和NH3,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清洁能源和生产生活必需品。在光催化技术中,半导体光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一直被广泛研究,可以在光催化技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快速重组以及不利的反向反应等因素影响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