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的药物—神经效应建模及脑氧代谢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研究中,人脑及其相关的生理变化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目前对于麻醉的工作机理还没有确定的解释。由于大脑的复杂性与麻醉机制研究的困难性,建立麻醉下的脑电效应机制模型并分析麻醉下脑氧代谢规律是探索麻醉效应的机制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着模型针对性不强、数据分析不全面、麻醉下的脑氧代谢机制研究相对较浅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麻醉过程的脑电效应模型建立和脑氧代谢规律两个角度来分析,采用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结合来探索麻醉的机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对于麻醉药物效应机制的模型研究,针对麻醉药物丙泊酚,建立能够生成描述宏观脑电信号的模型。模型融合药代药效动力学,结合给定丙泊酚诱导全麻的药物注射速率,根据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取药物效应室浓度变化,并以效应室浓度作为神经群模型的输入,最终获取描述麻醉过程的脑电信号。神经群模型采用神经元等效电路的形式,考虑神经元互相间的连接方式与相互作用,以及大脑皮层的生理学与解剖学结构。针对生成的模型数据,本文分析了同一药物作用下的九个被试者全麻过程的实际脑电与仿真脑电数据在频谱、排序熵和相对功率谱密度等方面的特性。结果显示仿真脑电数据与实际数据在频谱特征、排序熵指标上具有高的一致性。然后,对于麻醉机制的脑氧研究,利用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获得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全麻手术过程中前额皮层脑氧代谢(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信息。采用Beer-Lambert法则从光学参数中提取相对脑氧代谢指标,并研究分析不同麻醉阶段的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氧合血红蛋白与去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在麻醉的各个阶段有显著差异。表明麻醉过程中的脑氧代谢有着明显的变化,为临床上辅助判断麻醉脑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我们对比了在麻醉机制研究上模型及脑氧代谢的相关研究结果与现有的研究结论的关系。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下腰痛在各类人群中都普遍存在[1]。现有的研究表明,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是慢性腰痛的主要病因[2,3],因此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是脊柱外科基础研究的热点。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学和教育活动为中介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关系.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难以实
自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美国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创作了大量以种族平等和黑人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因此被民间授予“黑人桂冠诗人”的称号。时至今日,兰斯顿·休斯的作品尤其
了解中国新疆周边国家动物疫情,以期为防止外来病入侵和科学防控疫病奠定基础,通过收集新疆周边国家2003—2014年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上报的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对三种多电飞机展开了深入研究,分别是F-35,B787以及A380的电气系统新技术,与此同时,还指出了想要实现多电飞机的首要之处就是大力发展电气科技,多电飞机技
2019年一季度全球新造船市场成交低迷,市场短周期下行趋势已现,究其原因可能是航运市场尤其是散货船运输行情的惨淡、新船价格的上升、融资利率上升等因素造成的。自2016年以来
报纸
股东瑕疵出资的问题一直长期存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均有相关条款规定了股东瑕疵出资应承担的法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总苷(PTS)对由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与酒精造成的肝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给予PTS与双联苯酯10d后分别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与氨基半乳糖.测定血清
利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部分患者在术后一定时间后会发生血管内再狭窄的问题,而以模拟仿真为手段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途径。
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是一个新兴的多交叉领域学科,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国际研发项目的热点。近十几年,微机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微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