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稳定性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以及颗粒结构上独特的氧传质特点,可解决亚硝化工艺中污泥难以持留增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差、长期运行易失稳转向全程硝化等问题,本研究将亚硝化工艺与颗粒污泥结合,培养具有特殊AOB菌膜结构的亚硝化颗粒污泥。目前,国内外关于亚硝化颗粒污泥的研究多以SBR方式进行,但由于连续流运行方式没有静沉时间和饥饿控制,颗粒污泥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应用于实际污水厂具有处理水量大、运行和控制管理方便、节省人力、经济等优点。本研究通过探索连续流方式对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稳定运行研究,为实现生活污水自养脱氮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颗粒污泥的研究,胞外聚合物假说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颗粒污泥形成假说。因此,为更好研究胞外聚合物分泌量与进水基质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了6个SBR反应器以不同氨氮浓度和不同基质为进水对比亚硝化絮状污泥中EPS含量,结果表明,氨氮浓度60~200mg/L时,EPS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大而增大,氨氮浓度超过200mg/L时EPS含量无明显增加趋势;氨氮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以含有机物的废水为基质的活性污泥比单纯以含氨氮的废水为基质的活性污泥能分泌更多的EPS。表明氨氮浓度60~200mg/L或进水基质含有机物有利于亚硝化絮状污泥的颗粒化。  在连续流形式培养亚硝化颗粒污泥的研究中,采用好氧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接种粒径为0.207mm亚硝化絮状污泥,先后以人工配水、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调节进水流量、曝气量,控制反应器中的氨氧化率和亚硝化率分别为60%和80%左右,初期启动阶段不断提高水力剪切力、定期筛选沉降性差的絮状污泥,启动亚硝化颗粒污泥,颗粒初步形成后,增加进水中的生活污水比例,由人工配水过渡到生活污水的策略实现亚硝化颗粒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目标,成功培养出平均粒径为0.737mm,COD去除率在80%以上,在常温下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亚硝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在连续流条件下,利用生活污水可以形成亚硝化颗粒污泥;曝气形成水力筛选作用以及EPS是亚硝化污泥聚集形成颗粒的主要原因;在剪切力作用下,颗粒污泥最终会达到一个粒径平衡状态,粒径不会无限增长。  实验实现了连续流方式下,亚硝化颗粒污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要求,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从混凝土的热物理特性和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层结构构件中温度变形和内力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高层结构中温
特高压塔线体系具有塔体结构高、跨度大的特点,塔体的高柔特性使得风荷载成为其主要动力荷载,塔线间的相互耦合作用,使这类体系在风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十分复杂。本文以“皖电东
该文将根据当前滑模结构体系设计的发展与现状,结合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工程滑模体系的设计与施工,在总结该滑模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整体液压滑模设计中存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是在索穹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刚柔结合的新型预应力空间结构,其上部为空间索网体系,下部为刚性杆支撑体系。该结构没有改变索穹顶的拓扑形式,结构受力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工、制药、制革、造纸、发酵、食品加工和采矿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在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将硫酸盐废水视作高浓度的有机废
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是对质量控制投资回报的具体稀量,是实现质量和成本统一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甚少.该文结合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和特点,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
该文以武钢某炼钢厂2号混铁炉厂房为工程实例,对危旧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对厂房的可靠性作出总体性评估.为厂房的继续使用或加固改造提
冻土是陆地冰冻圈分布最广泛的因子,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冻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域单元[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具有温度高、厚度薄、对气候变化敏感等特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深基坑开挖边坡支护设计是岩土工程领域面对的较为复杂的难题.一方面,要确保边坡整体稳定;另一方面,要弄清支挡结构的内力计算,支挡结构的变形,周围土体与支挡结构的相互作用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并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合理的后张预应力砼基础计算理论及设计方法,其主要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砼基础及后张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