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生物脱硫的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工、制药、制革、造纸、发酵、食品加工和采矿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在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将硫酸盐废水视作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废水中含有的硫酸盐不仅会对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而且大量硫酸盐排入水体还会造成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对硫酸盐废水视作特种废水而进行专门处理,消除废水中硫污染。废水污染产生的实质是人为破坏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的平衡。所以,采用强化生物硫循环过程中的特定转化过程来消除硫酸盐污染,恢复特定环境中的硫平衡就成为了本次课题立题的思想。  本课题研究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细菌的生物代谢作用,完成SO42-→S2-→S0转化过程,从而实现硫酸盐废水的脱硫处理,研究内容共分成三大部分: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研究、硫氧化细菌脱硫效能研究以及生物硫的分离方式的确定。  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研究以上流式硫酸盐还原滤池高效运行为切入点,通过静态试验与动态流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逐步确定上流式厌氧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UABF)的最佳运行工况,从而达到最佳的硫酸盐还原的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局部包埋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所建立起的SRB厌氧生物滤池经过短时间的活性恢复培养运行即可具备硫酸盐还原能力;在试验原水COD=4000mg/L、SO42-=2000mg/L、pH=7.5、ALK=500~1000的条件下,HRT=12h,SRB局部包埋填料厌氧生物滤池稳定运行时对硫酸盐的去除率可以稳定在85%以上,出水硫酸盐稳定在250mg/L以下,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硫酸盐还原能力。  硫氧化细菌脱硫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以最大限度脱出进水中的硫化物为研究目的。课题选用流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BBR)作为反应器形式,通过动态试验为主,静态实验辅助的研究思路研究脱硫反应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为S2-=200~600mg/L,SO42-=300~1000mg/L,COD=1500~2500mg/L,pH=5.5~7.5,HTR=35min的条件下,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可以稳定去除原水中的硫化物,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  生物硫的分离研究以最经济简单的方式分离出废水中生成的单质硫为目的。试验选用混凝方法对生物硫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流的试验,反应器可以较好的完成生物硫的分离过程,大部分生物硫沉淀在沉淀池的底部,出水澄清,浊度在50NTU以下。  通过对各部分处理单元的分部研究,确立了试验工艺的基本控制参数,工艺的联动运行阶段试验过程中,整个试验工艺对硫酸盐生物脱硫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通过试验证实,在进水中硫酸盐的浓度为2000mg/L的条件下,脱硫效率稳定在80%以上。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模拟灌浆复合土膨胀土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综合确定了非线性双曲线模型的八个参数,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程序.采用逐步分级卸荷的方法来模拟土坡开挖施工过程,
该文从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变形特性.通过对两层地基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双层地基的应力扩散角计算表,并且运用有限元法
该文提出使用具有复位能力球支承滚动隔震体系结构的计算模型,并基于对该体系的力学分析给出隔震结构的双向振动方程.编制程序,对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时程分析,与试验结果
再生混凝土柱作为再生混凝土结构中关键的竖向构件,其压弯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界十分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已有对再生混凝土柱压弯性能的研究都为缩尺模型试件,这对反映再生
该文研究表明,输电线路中的塔线耦合影响确实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容忽略,而且该文模型分析的方法是获取其耦合影响的程度,提供塔线有用设计参数的重要途径.
该文首先从混凝土的热物理特性和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层结构构件中温度变形和内力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高层结构中温
特高压塔线体系具有塔体结构高、跨度大的特点,塔体的高柔特性使得风荷载成为其主要动力荷载,塔线间的相互耦合作用,使这类体系在风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十分复杂。本文以“皖电东
该文将根据当前滑模结构体系设计的发展与现状,结合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工程滑模体系的设计与施工,在总结该滑模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整体液压滑模设计中存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是在索穹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刚柔结合的新型预应力空间结构,其上部为空间索网体系,下部为刚性杆支撑体系。该结构没有改变索穹顶的拓扑形式,结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