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典型曲面分段自动装配方案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体曲面分段由于结构复杂,制造较为困难,在我国船厂还处于人工装焊状态,因而制造效率不高,导致它成为船舶制造周期的瓶颈。时代进入工业4.0,智能船厂要实现智能制造,而船体分段智能制造需以智能机器为中心。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的代表,在船体曲面分段实现自动装配替代人工装焊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是未来我国船厂技术升级转型必由之路。以智能机器为中心的船体分段虚拟装配,通过仿真是实现船厂资源的优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与缩短船舶生产周期的必要手段。  本文以散货船典型曲面分段为研究对象,在仿真平台下运用机器人进行曲面分段自动化装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根据现行船体分段划分的方法、原则、特点以及评估方法,结合机器人焊接的工作特点,提出一个基于机器人装焊的船体分段划分方案,建立相应的分段划分原则、规范以及评估方法,并根据评估方法对一个散货船曲面分段划分方案进行评估。  (2)分析曲面分段的装配形式,根据曲面分段的结构特点,结合工业机器人工作特点,进行基于机器人焊接曲面分段装配中心(平台)设计。针对散货船典型曲面分段,构建一个适合机器人装配的中心,确定装配中心的尺寸、工位划分、设备选择、资源配置以及总体布置形式。  (3)对散货船典型曲面分段机器人自动装配进行工艺规划。对仿真过程中需要的设备资源运用CATIA进行建模,针对造船胎架的结构特点,利用Visual Basic6.0对CAT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读取EXCEL中胎架的高度值,开发出胎架参数化设计模块,实现胎架自动化设计与建模,提高船舶生产仿真效率。  (4)在DELMIA软件平台中,按照产品(Product)、工艺(Process)、资源(Resource)分别导入曲面分段、装配流程、机器人、场地以及各种设备数字模型,建立PPR仿真构架,实现船体典型曲面分段机器人自动装配工艺仿真验证,主要解决机器人装配仿真过程中路径规划、碰撞干涉、离线编程等问题。
其他文献
开发先进高效涡轮叶片冷却技术,是发展现代先进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之一。蒸汽冷却叶片与传统的空气冷却叶片相比有诸多优点:一方面,蒸汽的热容性能优于空气,其冷却效率能保证
随着移动通信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和普及,移动通信基站也如星罗棋布般的遍及全国各地。移动通信基站所处的大多数地区,电力网情况并不稳定,机房环境也比较恶劣,而且平时机房基本上都
学位
学位
众所周知,焊接构件和结构在几何上的不连续性会造成局部应力场的激增。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结构具有的抗外载损伤能力是满足其经济性和改善结构强度的最根本的指标。板、加强
触针扫描表面形貌测量仪由于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可靠性高、能对表面轮廓和形貌进行综合测量等优点,在表面形貌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软件系统是表面形貌测量仪的重要组成
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运行情况可以通过许多的生理参数体现出来,当某些生理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人体就发生了病变。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出现了越来
在现代技术及工业中,存在着很多复杂的冲击现象。工程实践中的大多数冲击都是有害的。如果能掌握其规律,就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带来的危害,还可以利用其特点为人类服务。更为
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为裂缝一孔隙型致密砂岩老气藏,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开发,截止到目前累计产油气量已接近当初的探明储量,但生产动态资料证实气藏仍有潜力可挖.裂缝作为其主
针对数字水准仪研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光学系统的卷积成像模型出发,提出了多尺度条码成像模型。从低空间频率和高空间频率两方面对条码信号的复原技术进行了研究。在低空间频率条件下,研究对比了边缘检测法与条空重心检测法,提出了确定条码条空区间的变阈值方法,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重心检测法具有更强的抗模糊和抗噪声能力。研究了图像盲目反降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基于总变分的正则化盲目图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