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获得感,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政策制定的实效性。因此,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时代价值等多重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借助SPSS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量化部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2省31个区(县)的教师问卷和相关调查表,质性数据主要来源于从教育局、学校获取的访谈文本。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的获得感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的需要上都有相对的不满足。同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镇、城区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结果发现:在物质获得感、精神获得感以及自身职业认同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镇和城区教师差异不大;而在生活补助方面,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高于城区教师;从教师的教育情怀来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表现出浓厚的乡村教育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的责任感。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现状及其解释路径分析,本研究尝试从物质获得、精神获得和自身职业认同三个方面对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获得感提出相应地对策建议。一是提高生活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二是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提高教师精神获得感;三是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增强教师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