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驻军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对职业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缓解驻军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提高其职业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确保为军地服务。[方法]对南北驻军三甲医院两所,二甲医院三所,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各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等辅助科室人员。采用OSI-R、EPQ-RSC、SF-36对605名驻军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紧张源、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驻军医院医务人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职业紧张表明:职业任务在任务过重、任务模糊、任务冲突、责任感方面,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5);职业紧张在30-40岁年龄段表现更为明显。高学历相比低学历有明显的任务过重;而外科在职业任务中的任务过重、责任感、工作环境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外科所表现的躯体紧张反应显著高于其他科室(P<0.05)。不同职业的职业紧张表现中医师在职业任务中除任务不适和任务模糊外,各子项均高于护士和医技人员(P<0.05)。职业任务紧张、个体紧张反应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和职业生活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个体应对资源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和职业生活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职业任务紧张、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与心理健康决定系数大于生理健康。任务模糊、工作环境、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是驻军医院医务人员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任务模糊、任务冲突、工作环境、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是驻军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对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预测作用,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效果优于生理健康。[结论]驻军医院医务人员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科室和职业,职业紧张状况不完全相同。男性、30-40岁年龄组、外科系统和高学历人员是驻军医院职业紧张相对较高的人群。医务人员生活质量与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个体应对资源可以缓解职业紧张,进而提高职业生活质量。职业紧张、应对资源的性质和特征不同,对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有差异,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加强个人应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疏导,是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