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16层CT动态增强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肾细胞癌患者行16层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肾癌CT动态增强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求从影像学角度上寻找一种无创、快捷、在活体上可重复实施的方法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对评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方法 对23例肾癌患者分别应用16层CT的Testblous序列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动态CT指标,包括曲线升段最大线性斜率(S)、增强后CT最大变化值(△HU)、峰值时间(PT)、组织血管增强比值(TBR)。强化类型按时间密度曲线(T-DC)升段斜率(S)由小到大分为A型、B型、C型。取手术标本组织采用Eli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计数,将动态增强CT各参数与MVD、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癌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按升段斜率(S)大小可分为3型:A、B、C型。2.不同强化曲线类型的升段斜率(S)、增强后CT最大变化值(△HU)以及组织血管增强比值(TBR)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肾癌微血管密度(MVD)与动态CT各参数升段斜率(S)、增强后CT最大变化值(△HU)、组织血管增强比值(TBR)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52,0.581,0.625)。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微血管密度(MVD)及动态CT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按Robson分期,不同分期癌组织(Ⅰ
其他文献
<正> 笔者自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应用胎盘脂多糖治疗55例5种皮肤病,获得较好疗效。一般情况我们选择了5种皮肤病55例患者作为对象。其中荨麻疹37例,多型性红斑4例.过敏性紫
安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目前进入高潮期,多数一级公路由原二级公路升级改造完成。由于一级公路性质是部分封闭,且设计速度较高,而两侧集散交通出入频繁,群众既有出行习惯又对原老
针对国内接触式在线测量液体电导率仪表的诸多缺点 ,对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液体电导率的原理 ,进行了电路实现、仿真与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所述的非接触测量液体电导率的原
随着中俄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主体和调整贸易关系的法律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俄罗斯在中俄两国经贸往来中,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将会使中俄两国贸易的争端骤然
宪政经济是以纳税人的立场,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主张建立包含限制政府征税权等经济权力内容的宪法,用以制约政府公共经济权力的一门非正统财政学说,是宪政在财政学领域的延伸。布
<正>体验性数学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笔者尝试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在
基于德国社会保险发展史,本文着重探讨了保险机制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的形成过程、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向。研究认为,历史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两次飞跃凸显了社会保险兼具"保
<正>口唇部分出现干裂、溃疡、脱皮、疼痛是常见的唇炎症状,虽然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不少,但多数疗效欠佳,病程迁延,且易复发。我们根据中医理论进行配方研究,并结合化妆品生产
会议
目的:观察归脾汤的抗抑郁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防治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方法:①选体重、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能力相近的普通级Wistar雌性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盐水组和中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班干部管理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