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理由主要是出于解决国内资本不足与外汇缺口等问题,然而在历经高速增长阶段后,中国已经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于是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目标逐渐转变成获取先进的技术以带动本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各地区市场规模与市场化水平均在不断提高。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存在与否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确定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围绕着市场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据此论证了如何让内资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争取到国内市场的有利地位,并减小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负向冲击。基于中国中部地区9个省、自治区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结合投资环境因素,考察了通过FDI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对于该区域内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FDI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没有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然而在分阶段讨论中,发现FDI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是逐步显现的,这说明可能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改善促进中部地区跨过了发展门槛,从而导致当地制造业最终产生了FDI溢出效应。对环境因素的论证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市场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因素对中部地区制造业能否产生FDI溢出效应没有明显影响;而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制造业越能通过FDI溢出提高效率。根据市场化指数对样本分组后的进一步论证肯定了此结论,即高市场化地区的FDI对于内资制造业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中等市场化地区的FDI溢出效应低于高市场化地区,低市场化地区FDI对内资制造业具有较明显的挤出效应。对市场化指数的分指标的进一步讨论发现,政府干预减小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会促进中部地区的FDI溢出效应;产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和市场中介及法律环境对中部地区的FDI溢出效应有抑制作用或者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