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豁免领域的中国实践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豁免问题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古老规则,而且随着国家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一国与外国自然人或法人之间的纠纷不断涌现,涉及国家及其财产的诉讼也在日益增多,国家在外国法院的地位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的普遍关切。  虽然国家豁免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是在其具体运用上,尤其是在运用的限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一领域至今没有可以普遍适用的条约或者习惯法规则,国际公法学家的学说也很不一致。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绝对豁免主义已日渐式微,限制豁免主义已经是一项正在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规则。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中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所持的立场不仅事关我国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国际法的发展。中国一直被认为是绝对豁免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但是中国的实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其余四个部分从条约、国内立法、涉诉案件等方面对中国在国家豁免领域的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求证中国在国家豁免这一问题上的真实立场及其发展趋势。  从中国的实践可以看出,中国并未持有完全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而是在很多双边和多边条约中都自愿放弃了豁免权,一些国内立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这些实践不仅构成了绝对豁免主义立场的“例外”,在特定的领域,尤其是在相关规则是对习惯国际法规则的编纂或者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规则的情况下,可以说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采取了限制豁免主义。但是,从国家豁免的整个领域来看,中国的立场并未完全转变,而是在绝大多数场合都一再坚持和重申绝对豁免主义的立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我国政府所作的各类声明和备忘录之中。因此,中国的立场显得有些摇摆不定。  中国已经签署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但是至今尚未批准该公约。从多方面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转变立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无论是为了维护我国的自身利益,还是为了推动国际法发展,我国都应尽快转变立场,早日批准该公约,并制定与之衔接和配套的国内法。
其他文献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京站)过站区隧道是国内首例在不影响地面铁路运行的条件下,采用矿山法穿越既有铁路轨道的大跨径双线暗挖隧道。该文结合过站区隧道下穿既有轨道的具体工程
期刊
诚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家发展必须的基本素质,由于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等负面影响,诚信缺失现象层出不穷,民办院校的学生由于其具有特殊性,民办院校的学生诚信失信状况更加突
全球气候变化是最重要也是最广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经济、法律问题,并与各国切身利益深切
我国残疾人口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处于弱势地位,生存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为改善残疾人口生存状况,我国政府已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并致
民法和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分支,二者对于国家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又在各自的理论体系占据核心地位。随着公法与私法的相互融合,民法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都市化带来的大量人口流动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而在大批进程务工的外来人当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在适应都市生活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以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国资委业务管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由从事木材(包括原木、锯材、竹材、人造板和木竹等各种植物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流通
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和研讨班,是在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举行的, Hu poin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印围绕着边界问题频繁发生外交和军事冲突。在此过程中,中国对印度实施了战前威慑,但这未能阻止中印边界战争的发生。战争的发生通常意味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