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转化策略”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当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与基本任务。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性能力与人格品质。其中数学核心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性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编排的特色内容,基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不仅能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理论与实践,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特点,从数学表征与变换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小学数学核心能力的框架。研究以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转化策略”为例,从较微观的角度开展了小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探析。  具体基于数学核心能力的理论,根据“转化策略”设置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剖析了其蕴含的主要数学核心能力,并通过审视学生的相关作业、试卷和教师的教案,调查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依据数学问题表征能力低、推理意识淡薄、不能清晰表达解题过程和缺少对问题解决回顾与反思等存在的问题,从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转化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发现学生不仅能很快掌握了“转化策略”,而且数学核心能力的四个方面“数学表征与变换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业成绩进步明显。反思教学效果发现:教师是影响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学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据此建议面向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需要教师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发展数学推理能力;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培养表征变换能力;指导学生准确表达,提升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回顾反思习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校文化研究在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小学都在积极创建学校文化,在轰轰烈烈的建设过程中,由于
竺可桢既是浙江大学的灵魂人物,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在浙江大学发展史上,竺可桢校长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长校的十三年间,浙大经历了最艰难的抗战时期。他率领浙大西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拥有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是初中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尽管初中生的闲暇时间充足,他们却不会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及合理安排闲暇
以KM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酵母膏(7.5 g·kg-1)和氧嗪酸钾(250 mg·kg-1)联合给药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维生素C(Vc)联用对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