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V合金微观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Al-V合金由于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而Ti-Al-V合金由于其中的金属Al和基体金属Ti熔点差异较大,因此熔炼Ti-Al-V合金时,Al元素容易挥发,导致合金成分不容易控制。为探究三个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必要对Ti-Al-V合金的微观组元进行研究。如今,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研究,一定范围内实现分子和材料的理论设计,已经逐步成为冶金、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常用研究手段。因此,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Ti-Al-V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组元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搜索Al_nV_n(n=2-12)、Al_nTi_n(n=2-12)和V_nTi_n(n=2-12)二元合金团簇的基态结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Al_nV_n(n=2-12)、Al_nTi_n(n=2-12)和V_nTi_n(n=2-12)团簇的平均结合能、垂直电子电离势、垂直电子亲和势、HOMO-LUMO能隙、PDOS(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等性质。对Ti-Al-V合金的熔体结构进行相关性质的计算。结果如下:(1)从原子层面揭示Al_nV_n(n=2-12)、Al_nTi_n(n=2-12)和V_nTi_n(n=2-12)二元合金团簇及Ti-Al-V三元熔体结构的演化规律。在Al_nV_n(n=2-12)和Al_nTi_n(n=2-12)二元合金团簇及Ti-Al-V三元熔体结构中,V原子和Ti原子有形核的趋势。这与实验中Al元素和Ti、V之间互溶性不好的现象相一致。(2)从Al_nV_n(n=2-12)、Al_nTi_n(n=2-12)和V_nTi_n(n=2-12)二元合金团簇相对稳定性分析发现团簇的平均结合能都呈现出随着团簇尺寸n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变化趋势逐渐减弱。总体来说,结合能趋于稳定时,Al_nV_n、Al_nTi_n和V_nTi_n团簇可以作为Al-V、Al-Ti、V-Ti合金相互作用能参数计算的候选者。(3)通过对Al_nV_n(n=2-12)、Al_nTi_n(n=2-12)和V_nTi_n(n=2-12)二元合金团簇的电子性质的研究发现:团簇的垂直电子电离势(VIP)随着团簇尺寸n值的增大逐渐递减,而垂直电子亲和势(VEA)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结合HOMO-LUMO能隙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降低及PDOS(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连续性的增加可以得到团簇的电子流动性是逐渐增大的,即团簇的金属性在增强。
其他文献
植物分类识别是重要的基础研究。它的分类识别有助于人们有效地理解植物。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的植物分类技术成为当前植物分类学的研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方法:我院消化内科100例老年患者,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接受治疗,各50例随机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
本文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切入,分析了未来互联网对移动性支持的迫切需求以及当前网络层移动性支持不佳的现状。学界和业界针对当前移动性支持不佳的根本原因,即IP地址
在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背景下,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手眼系统的普及给自动化生产的高效性提供了保障。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是手眼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产生活之中,它一般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来源一般是电池,这使得节能对于WSN来说
Android是开源系统,很多手机商对Androi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Android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很多不法分子也由此发现可乘之机,开发了恶意的Android应用,获取不法利益。所以,为了
当今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工业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税务部门税款入库的模式日益多样;随着企业税款待报解账户也日益增多,导致对账人员工作量越发繁重,传统
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里非常活跃并经典的研究领域,传统的图像分类难以适应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检索分类需求,细粒度图像分类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细粒度分类属于目标识
近年来,随着数据库存储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高速发展,数据库中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所以,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并且准确的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是目前计
在图像处理技术中,图像融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其他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图像融合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多聚焦图像融合克服了景深的限制,将同一传感器于同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