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性休克是危重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疾病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对早期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研究,课题取得以下结果: 1.研究溶液复苏对家兔脑膜炎奈瑟菌(NM)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作用。取40只家兔,麻醉,插管和静脉注射NM2.5×1011CFU。动物随机分成5组,1) Ns5.0组(n=10):静注生理盐水5.0ml;2) Sb5.0组(n=5):静注5%碳酸氢钠5ml/kg;3) Sb3.3组(n=10):5%碳酸氢钠3.3ml;4) Hs5.0组(n=5):3.5%高渗盐水5.0ml/kg;5) Hs3.3组(n=10):3.5%高渗盐水3.3ml/kg。观察左室峰压、平均动脉压、左室压最大变化率等。结果表明在Ns5.0、Sb3.3和Hs3.3组中,输液后心功能参数均无显著性变化。静注5.0ml/kg碳酸氢钠或高渗氯化钠溶液,输液后都引起MAP、LVP、+dp/dtmax和-dp/dtmax显著下降,最终所有动物死亡。结论:对家兔NM感染性休克模型用5%碳酸氢钠或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都可以抑制心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2.用电镜细胞组织化学法,在NM菌血症家兔模型中,观察5%碳酸氢钠溶液对心肌细胞器变性的影响。24只家兔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Co组、NM组、sb组、Hs组。其中NM组、Sb组、Hs组动物分别静注1.0×1011CFU NM;Co组动物静注生理盐水1ml/kg。60 min后,所有动物都输注液体3.3ml/kg,Co组、NM组静注生理盐水;sb组为5%碳酸氢钠;Hs组为3.5%氯化钠。菌体攻击后120min处死动物,检查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菌体攻击引起心肌形态学改变,心肌内碱性磷酸酶分布异常,溶酶体增多;注射碳酸氢钠加重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溶酶体损伤和膜细胞器变性。提示NM感染性休克的家兔,用5%Sb治疗加重了心肌细胞细胞器变性。 3.目的是建立早期内毒素休克模型,并在此模型中研究溶液复苏的作用。24只猕猴随机分为4组,其中19只猕猴一次性静注内毒素2.8mg/kg。60min后,1) Ns组(n=6),静注生理盐水5ml/kg;2) Sb组(n=6),接受5%碳酸氢钠5ml/kg,3) Hs组(n=7),用3.5%氯化钠溶液5ml/kg治疗。上述液体在10min内滴注完毕。Co组(n=5),分别在T-60和T0时点静注生理盐水1ml/kg和5ml/kg。治疗中输液速度为1ml/kg/min。动物被内毒素攻击后引起低血压和左室作功指数减少。碳酸氢钠治疗改善了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左右室作功指数等指标。所有内毒素猕猴动物都表现有心肌损伤。本文提示猕猴适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