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性休克是危重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疾病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对早期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研究,课题取得以下结果: 1.研究溶液复苏对家兔脑膜炎奈瑟菌(NM)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作用。取40只家兔,麻醉,插管和静脉注射NM2.5×1011CFU。动物随机分成5组,1) Ns5.0组(n=10):静注生理盐水5.0ml;2) Sb5.0组(n=5):静注5%碳酸氢钠5ml/kg;3) Sb3.3组(n=10):5%碳酸氢钠3.3ml;4) Hs5.0组(n=5):3.5%高渗盐水5.0ml/kg;5) Hs3.3组(n=10):3.5%高渗盐水3.3ml/kg。观察左室峰压、平均动脉压、左室压最大变化率等。结果表明在Ns5.0、Sb3.3和Hs3.3组中,输液后心功能参数均无显著性变化。静注5.0ml/kg碳酸氢钠或高渗氯化钠溶液,输液后都引起MAP、LVP、+dp/dtmax和-dp/dtmax显著下降,最终所有动物死亡。结论:对家兔NM感染性休克模型用5%碳酸氢钠或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都可以抑制心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2.用电镜细胞组织化学法,在NM菌血症家兔模型中,观察5%碳酸氢钠溶液对心肌细胞器变性的影响。24只家兔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Co组、NM组、sb组、Hs组。其中NM组、Sb组、Hs组动物分别静注1.0×1011CFU NM;Co组动物静注生理盐水1ml/kg。60 min后,所有动物都输注液体3.3ml/kg,Co组、NM组静注生理盐水;sb组为5%碳酸氢钠;Hs组为3.5%氯化钠。菌体攻击后120min处死动物,检查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菌体攻击引起心肌形态学改变,心肌内碱性磷酸酶分布异常,溶酶体增多;注射碳酸氢钠加重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溶酶体损伤和膜细胞器变性。提示NM感染性休克的家兔,用5%Sb治疗加重了心肌细胞细胞器变性。 3.目的是建立早期内毒素休克模型,并在此模型中研究溶液复苏的作用。24只猕猴随机分为4组,其中19只猕猴一次性静注内毒素2.8mg/kg。60min后,1) Ns组(n=6),静注生理盐水5ml/kg;2) Sb组(n=6),接受5%碳酸氢钠5ml/kg,3) Hs组(n=7),用3.5%氯化钠溶液5ml/kg治疗。上述液体在10min内滴注完毕。Co组(n=5),分别在T-60和T0时点静注生理盐水1ml/kg和5ml/kg。治疗中输液速度为1ml/kg/min。动物被内毒素攻击后引起低血压和左室作功指数减少。碳酸氢钠治疗改善了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左右室作功指数等指标。所有内毒素猕猴动物都表现有心肌损伤。本文提示猕猴适合用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血压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增殖性疾病共同的细胞病理学基础。虽然多种细胞因
国外使用的饲料防霉剂较多,如碘化钾、碘酸钙、丙酸钙、甲酸、海藻粉、柑桔皮乙醇提取物等。据日本科技人员研究,将多种防霉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他们将92%的海藻粉(裙带菜粉或海带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基因位点rs12346650及结合该基因的miR-938编码基因位点rs250590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出血性脑卒中(HS)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
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可诱导皮肤肿瘤发生,又可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n skin fibroblast,HSF)发生应激诱导的提前衰老(stressinducedpremature senescence,SIPS)。目前
背景Notch受体信号通路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存活、增殖的作用,参与了肺脏的发生、发育,也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人类的Notch受体共有4个,即Notch1~4,均为单次跨膜受
在实验室对高碳工具钢SK95进行冶炼、轧制和球化退火试验,对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分析奥氏体化温度及球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SK95球化退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