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VEGF及TNF-α的表达与地塞米松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多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ROP的发病原因与早产儿视网膜本身血管的发育不完全有关,当视网膜因多种原因形成新生血管以及伴有纤维化时,即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所以研究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近年来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方向,预防及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研究切入点是如何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因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增生引起,而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受视网膜血管形成刺激因子和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的共同调控,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该状态一旦被打破,即可启动新生血管生长。国外研究发现新生血管的生长多是由于上调血管促进因子或下调血管抑制因子所致,而这些因子主要包括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等。其中VEGF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正常或者异常状态下对于血管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在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以及成熟过程中VEGF起着促进作用,在ROP病变中视网膜血管质和量的变化可以推测是由于VEGF在视网膜表达水平的变化所引起。除了VEGF外,TNF—α作为另外一种重要的血管诱导因子,在炎症、细胞凋亡和血管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因子疗法已成为具有颇大研究前景的ROP诊治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地塞米松用于一些视网膜疾病如急性前葡萄膜炎、视网膜冲击伤、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角膜碱烧伤等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而地塞米松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何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国内外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依据。目的模拟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病理特点,建立高氧诱导视网膜病的新生鼠模型,为研究RO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基础。观察地塞米松对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何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对新生血管形成是否存在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不同剂量下地塞米松对ROP的影响,为地塞米松可能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一、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增生模型的建立:选择7曰龄C57BL/6J新生小鼠58只,分为单纯高氧诱导组和对照组,将29只单纯高氧诱导组小鼠置于特制密闭容器(内环境控制在氧浓度为75%)中饲养5天,随后放回至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17日龄时处死;另29只对照组小鼠持续在正常空气环境中生长到17日龄。两组新生鼠在鼠龄分别为P12(生后第12天)、P14时各处死8只,其余的在P17时处死,处死前称重。两组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后,比较视网膜血管形态、走向及分布上的差异;两组视网膜切片HE染色后,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从而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二、地塞米松影响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和VEGF、TNF—α表达的研究:建立高氧大剂量地塞米松组、高氧小剂量地塞米松组、高氧对照组及评价组,每组小鼠各15只。在P12、P14和P17时称重,并于17日龄时处死。各组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后,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病理切片HE染色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VEGF蛋白及TNF—α蛋白在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表达的强度及分布。结果一、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增生模型的建立:1.对照组在P17时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大致趋向成熟,血管网结构清晰,由视盘发出的大血管呈放射状,向四周均匀分布散开,管径逐渐由粗变细直至视网膜周边部,未见血管闭塞。单纯高氧诱导组在P17时由视盘发出的视网膜血管出现明显扩张、迂曲,在中周部可见较多新生血管,这些血管的密度增高,血管网的结构和分布均比较紊乱,大片无灌注区存在于后极部视网膜。2.对照组未发现或仅在非常少数的切片中发现有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而单纯高氧诱导组可见较多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有的单独出现,有的成簇状,有的形成新生血管管腔;高氧诱导组内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P14、P17分别与P12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比较在P12时无差异,在P14、P17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单纯高氧诱导组在P17时新生鼠视网膜切片中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左右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地塞米松影响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和VEGF、TNF—α表达的研究:1. ADP酶染色:大、小剂量地塞米松组视网膜血管形态与高氧对照组相比明显正常,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的血管形态,无灌注区明显缩小,新生血管不明显,说明两组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对新生血管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评价组的视网膜血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地塞米松对正常血管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2.HE染色:两组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组眼组织切片中仅见少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高氧对照组所有切片均可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与高氧诱导组相类似。各组镜下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大、小剂量地塞米松组分别和高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地塞米松不同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免疫组化分析:在P17时,对照组VEGF蛋白主要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色素上皮层(RPE层)呈弱阳性表达;TNF—α蛋白也呈弱阳性,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内核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单纯高氧诱导组和高氧对照组VEGF蛋白及TNF—α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其中VEGF蛋白在视网膜各层均有表达,而TNF—α蛋白则主要分布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界膜层、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中VEGF及TNF—α的表达较单纯高氧诱导组明显减弱。4.大、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P7时体重无明显差异,而在P12、P17时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成功建立了ROP的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提供了比较合适的动物模型。2.在高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小鼠模型中,VEGF蛋白、TNF—α蛋白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增强,作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血管影响因子,它们的表达与视网膜血管新生有着密切的关系。3.地塞米松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有抑制作用,影响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过程,对视网膜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4.地塞米松影响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视网膜VEGF蛋白及TNF—α蛋白表达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ROP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方法。
其他文献
特殊人际关系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对我国古代专制政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亲缘、地缘与业缘作为其中比较重要的私人关系,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中央统治集团为了维系自己所控制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大量的专业文本如:政治、财经、法律、商务、科技、化工等材料日趋繁多,亟待专业的翻译人才满
不稳定燃烧会对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的推进系统造成很大影响,但在一定的声学条件控制下,不稳定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提高PDE的工作频率等优点。本文通过对不同结构的谐振
桩海地区第三系可划分为四个层序,含油层系主要分布在层序Ⅲ、Ⅳ界面及层序Ⅰ界面上下.受区内生油凹陷及断层控制,油藏类型分布具有分割性:西部油藏主要受岩性及地层控制,东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一样重要。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策略、夯实学生基础、多重的评
论文对国内外车用汽油质量的发展趋势和针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本研究以上海石化公司生产满足欧Ⅳ/沪Ⅳ(S<50μg/g)清洁汽油的需要为
《泰戈尔全集》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泰戈尔 ,深入理解泰戈尔。它使我们更进一步看清了泰戈尔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 ,泰戈尔复杂而深刻的思想 ,泰戈尔对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01至2009.5完成的26例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
会议
邮轮经济富于国际性、网络性、垄断性和高端性的产业特征,发展邮轮经济是世界宾海城市的战略选择。我国十分重视起步发展邮轮业——这一港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当下,正值国
期刊
明嘉靖、万历以来 ,史学上出现了大规模汇辑当代名臣奏疏和经世“论”、“议”的“经世文”汇编风气 ,这些作品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出发 ,收录事关军国民生的奏疏和文章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