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基于2005年至2010年当代政治语篇的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于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便已经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西方的传统研究中,隐喻多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们开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展开了对隐喻的研究。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形成了现代隐喻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使得对隐喻的研究从此摆脱了传统隐喻理论以修辞学为本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领域。根据Lakoff的理论,隐喻并非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而是渗入到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之中;隐喻的本质就在于依据某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   关于政治语言的研究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入手。近几十年,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隐喻的角度研究政治语篇,如Lakoff近年来就对美国当代政治中的隐喻做过一些分析,如有关恐怖主义的隐喻,外交辞令中的隐喻,等等。然后,从隐喻的角度对中美政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却很少。   本文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对政治语言的研究方面,基于相关的语料对其中的政治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所用语料来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现任总统奥巴马在2005年至2010年间的公开讲话。而本文则采用了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评性隐喻分析法(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对文本进行了三步分析,即隐喻判定、隐喻描述和隐喻解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均有所应用,其中以后者为主。   本研究分析发现,中国政治语篇中的主要概念隐喻类别有战争隐喻,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家庭隐喻,和圆圈隐喻;美国政治语篇中的主要概念类别有家庭隐喻,旅途隐喻,建筑隐喻,人类隐喻和戏剧隐喻。其中,家庭隐喻,旅途隐喻和建筑隐喻是两种语言共有的,但是这三种隐喻虽然共有却在内容上存在着不同;战争隐喻和圆圈隐喻是中文语料中所特有的,而人类隐喻和戏剧隐喻是英文语料所特有的。另外,作者还从宗教、历史和图像等方面探寻了这些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础。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对中美政治语言的理解,有助于中美政治和文化的深层研究,也有助于中美政治文化的沟通;在英语教学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对中美文化进一步了解,便于学生对于语言更全面掌握和理解。
其他文献
欧·亨利小说以情节取胜,而“欧·亨利式的结局”更是闻名遐迩。欧·亨利让读者顺着故事发展的线索自己去猜测结局,情节明明朝着一个向发展,但作者笔锋一转,常常给读者带来出
保罗·奥斯特在美国当代文坛享有重要的地位,他既是作家,也是评论家,翻译家以及诗人。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即《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
作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及评论家之一,戴维·洛奇一直是一位密切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其精神世界的人道主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那些在物欲纵流的社会里精
要说到最近最让电竞玩家兴奋的消息,既不是星际争霸2最新资料片国服即将上线,也不是腾讯的版本更新速度已经追上了世界的脚步,同样也不是的公测时间已经提上日程。在这么多如此重大的消息面前,难道还有比这些更让人兴奋的消息吗?当然有!正如多数电竞玩家所知,我国的电竞环境一直处在一个国家不管不顾,甚至是受到排挤的环境下艰难前行.那么,最近随着电子竞技国家队的成立,以及官方举办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消息的到来,官方
玛利亚·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1767–1849)是一位以儿童故事和有关教育问题的著作而闻名的英国-爱尔兰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她被称为“爱尔兰的奥斯丁”。在国内关于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