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病案,运用相关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探究各位名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观点及治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提供了参考,在科研上提供指导,在临床上能更好辅助肺癌患者的放化疗治疗,并改善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医案,建立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相关病案的初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中患者症状、证型、药方(包括药物组成、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输入初始数据库。运用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证候、病机证素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索分析,从而总结出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观点及用药规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证候方面: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出现频次较高的症状有乏力、咳嗽、食少、胸闷、神疲、气短、口干、大便干、汗出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苔脉象分别为舌红、舌淡红、苔薄黄、苔薄白、苔薄、苔白腻、苔白、脉弦、脉细、脉沉细等。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乏力、咳嗽、神疲、食少等症状常同时出现。这几种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多有肺脾两虚的症状。中医辨证可归纳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虚痰湿证、肺肾两虚证、痰瘀毒结证、脾胃虚弱证、痰热壅肺证、气血不足证、肺胃阴伤证。在治疗方案与相关证型的联系中,放疗治疗方案的证型中多与气阴两虚证、肝肾两虚证、脾虚痰湿证及痰热壅肺证相关;在与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相关的证型中,大多与脾胃相关的证型,其中包括肺脾气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盛证、肺胃阴伤证及痰瘀毒结证。(2)病机证素方面:根据对病机证素的相关分析,涉及到的病位证素为肺、脾、肾、胃、肝、胆。病性证素中虚性证素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相关脏腑虚损(主要为肺、脾、肾)。实性的病证要素为痰、瘀、热、毒、湿及气滞。可以看出名老中医们认为本病病位多在肺脾肾,病性多虚实夹杂,其中以气阴两虚及痰毒互结较为常见。(3)通过对本病的治疗用药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治疗的特点为重以补虚,辅以攻邪。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是在以补虚为主的前提下,辅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利水渗湿及健脾行气消食等。通过对中药性味归经的分析中,使用的中药药性多偏寒性、温性及平性;药味多偏甘、苦、辛;药物多归于肺、脾、胃三经。通过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42条关联规则,并且在k-均值聚类分析中得出8个聚类方。结论:在对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认识上,名老中医们认为本病多因久病体虚或外邪戕伐,以中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病位多责之肺脾肾,病性多虚实夹杂,其中以气阴两虚及痰毒互结较为常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病案的分析,较为客观的统计分析出相关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关于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文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筛选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共纳入62篇文献,包含62个处方、153味中药;(2)使用频
目的:以证治分析为基础探讨肺癌临床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规律。方法:以2010—2019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且被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证治分析,探讨肺癌证型分布及中医治疗规律。结果:肺癌临床证型虚证以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痰瘀内阻证、痰热郁肺证为主,药物出现频次较多的为补虚药、化痰止咳药。结论:现代文献中肺癌证型及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热阻滞证的用药规律,并挖掘发现新处方。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名医治疗肺癌的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利用该软件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及熵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126首,涉及中药272味。其中,补气补阴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麦冬,清热散结
目的:探究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的文献,汇总所涉及的中药处方,对处方进行中药分类分析、中药关联性分析及中药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76篇文献,涉及76首中药处方,总计89味中药,中药总频次为612次,高频药物为20味。中药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以补气药为主,使用频次达214次,其次为利水渗湿药,使用频次为43次。中药关联性分
目的:基于泡沫细胞焦亡探讨抵挡汤对其高糖环境下炎症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100 μg·ml-1)诱导泡沫细胞焦亡模型,设置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泡沫细胞组(100 μg·ml-1ox-LDL),高糖组(33.3 mmol·L-1葡萄糖),抵挡汤组(10%含药血清),核苷酸寡聚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近40年来中医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再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等。结果: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出307篇临床文献,包含方剂483首。中晚期NSCLC常见证候以气阴两
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药治疗肺癌相关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提取合格文献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Lantern 5.0及SPSS Molder 14.1软件,对频率>3%的中药进行隐结构及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频数描述,分析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
背景: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大类能够导致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丧失的重大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脂肪基质细胞能够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有望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目的:探究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过程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研究诱导过程中是否存在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肪基质细胞诱导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夏枯草颗粒治疗乳腺增生作用机制。方法雌性育龄期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乳腺增生模型组(n=25)。模型组序贯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建模后将模型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三苯氧胺组及夏枯
发掘2012-2018年广州香港胃癌Ⅱ-Ⅳ期、主症、转移、治疗阶段、证型的理法方药数据,包括药频、归经、四气五味频次统计、治法及药方。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住院及香港东华三院中医肿瘤科门诊合共1868条的胃癌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功能:复杂系统的熵聚类、互信息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及总结胃癌用药规律。结果:(一)用药频次统计结果依序:首10位:甘草>白术>茯苓>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