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基因的转入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花卉,属于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鲜切花之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改良植物品质和性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利用转基因的手段改良百合性状和品质变得切实可行。农杆菌作为遗传转化载体成本低廉、转化率较高,是应用最广泛的外源基因导入法。但是百合是单子叶植物,对农杆菌具有不敏感性,所以要探索有效途径提高农杆菌介导百合转化率。本实验以麝香百合的愈伤组织为转化材料,以pBI121(无外源基因)为转化载体,研究农杆菌介导的麝香百合转化方法,为麝香百合的遗传转化打下基础。1.建立高频再生体系百合再生植株小鳞片和百合花丝均能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分化率都比较高,所以将二者进行比较,选择最佳受体材料。小鳞片在激素浓度为6-BA 0.5mg/L,NAA0.1mg/L时再生小植株小鳞片的愈伤形成率最高,达到90%;而花丝在激素浓度为6-BA1.0mg/L,NAA 0.5mg/L愈伤形成率最高,达到86.3%,所以,再生苗小鳞片的愈伤形成能力要比花丝强。小鳞片在激素浓度为6-BA 0.5 mg/L,NAA 0.05 mg/L时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93.8%;而花丝在激素浓度为6-BA1.0mg/L,NAA 0.2mg/L时,花丝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85.0%。所以,再生苗小鳞片的愈伤分化能力要比花丝强。再生苗小鳞片的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和分化能力都要比花丝高,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随时可以取材,所以最后选择再生植株小鳞片作为外植体。2.抗生素筛选压的确定从外植体的卡那霉素(Km)抗性筛选和头孢霉素(Cef)抑菌试验可知,小鳞片愈伤组织块在Km125mg/L的浓度下分化率为2.5%,是亚致死浓度,适合作为小鳞片愈伤组织抗性筛选压;当生根培养基中Km为125mg/L时,鳞茎叶开始变黄,不再有根生成,该浓度也适合作为筛选转化植株生根的临界浓度。Cef的浓度为400mg/L时抑菌而不伤害外植体,可做为抑菌浓度。3.影响转化率的因素随着共培养基中NH4NO3浓度的降低,农杆菌的转化率升高,当共培养基中完全去除NH4NO3,瞬时表达最高,可达到60%,所以共培养基选择无NH4NO3的MS培养基。以MS(pH5.8)为侵染液时转化率为61.3%,以YEB(pH7.0)为侵染液时转化率为16.3%,前者远远高于后者,所以选择MS为侵染液。菌液浓度过低、侵染时间过短则农杆菌对愈伤组织的侵染不够充分,浓度过高、侵染时间过长则对愈伤组织块有毒害作用,在OD600=0.6时侵染浓度最佳,侵染时间为8min时转化率最高。共培养时间低于16h,菌株不能诱发肿瘤,但是共培养时间太长,会由于农杆菌的过度生长,而使百合细胞受毒害而死亡,小鳞片愈伤组织与菌株的最佳共培养时间为3d。乙酰丁香酮(AS)有三种用法,一是在侵染液中加入,二是在共培养基中加入,三是侵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加入。在侵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添加AS获得最高的遗传转化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铀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风险因子,具有化学及放射性毒性。肝脏和肾脏是铀的主要靶器官。目前发现,氧化应激是铀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使用抗氧化剂或许能清除铀在体内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继NO和CO之后的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研究证实H2S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细胞及器官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许多肝肾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H2S也起着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水热条件,使得重庆境内植被类型丰富,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该区也成为我国特有、孑遗、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单种科、属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金毛狗(Cibotium
在真核细胞中,DNA 的复制被严格的调控,以确保遗传物质传递的保真性。DNA 复制起始的控制机制确保了 DNA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只能被复制一次,使 DNA 的合成被严格地控制在 S 期。
试验于2012年至2014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进行,对平原县奶牛专业合作社情况调查研究,探讨了奶牛业生产体系,进而比较了玉米带穗和去穗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物质能量利用的
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又称玫瑰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其花色艳美、花型多样、花朵硕大、花期特长,尤其是在春节开花,深受市场的欢迎。目前,最好的丽格海
研究背景: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实验资料表明,在失重和模拟失重条件下,均可使骨骼肌出现明显的废用性萎缩,不仅影响宇航员的工作效率、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还会对航天员返回时的救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肌萎缩的药物,是航天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对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导致肌萎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梭外肌的变化方面,有关药物的防护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药物对梭外肌的影响方面。而研究资料证
目的:根据天然食道肌层内环外纵的双层结构,制备出一种具有双面微槽构造的生物降解性的聚氨酯(PU)支架,作为食道肌层损伤修复的替代物,引导食道外纵肌和内环肌的再生,并在动
本实验以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舍饲控制实验,研究添加不同功能性植物及提高功能群多样性对绵羊采食量、食性选择及采食行为策略的影响。本研究试图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草食动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放牧是内蒙古草原上使用最广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为暖温型荒漠草原的建群种,也是重要的牧草资源,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区。由于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