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江苏省南京市境内的主要公路为研究对象,对绕城公路(机场高速、城市干线)两侧农田和林地土壤及植物(农作物水稻、小麦和蔬菜,林带意杨和落羽杉树木,绿化植物乔木香樟、灌木大叶黄杨和海桐、草坪植物狗牙根、马尼拉草)样品进行采集,分别测定样本中Al、Fe、Mn、Cu、Zn、Cr、Pb和(Ni)的含量。通过测定结果分别对土壤和农产品(绕城公路)中重金属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林带树木对除Ni外的7种重金属的累积效应,意杨树木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及监测功能,还探讨了不同层次乔灌草植物叶层对重金属(除Ni外)的蓄积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在所调查的绕城公路中,路侧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除Mn、Cu、Zn和Pb(部分或全部)外,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一般均低于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稻田、菜田(除北侧Al和Ni)及南侧林地中全部或多数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相对清洁点植物园。在北侧,稻田中Al、Fe、Cr和Ni的含量明显地高于菜田;在南侧,菜田中Cu、Pb和Zn,林地中Mn、Cu、Zn和Pb均明显高于稻田。稻田中Cr和Ni的含量北侧显著地高于南侧;而它们在菜田中的含量,南侧显著地高于北侧。 2.公路北侧200m范围内农田土壤中Mn(稻田)和Cu、Zn、Pb(菜田)的污染指数随距离的增加而明显的增加,后者在距路侧30m后才出现污染现象。公路环境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影响范围可能已超过200m。北侧农田和南侧林地中Al、Fe、Cr和Ni可能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Mn可能来自于土壤等非交通污染;Pb可能来源于土壤和交通污染;Cu和Zn在稻田与菜田、林地的来源有一定的差异。 3.公路北侧菜田垂直剖面土壤中Mn、Cu、Zn和Pb的含量全部或部分地高于相对清洁点植物园,其它植被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一般均不同程度地超出同层次的植物园。总体上垂直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层次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仅有稻田中Pb,南侧稻田中Cr,北侧菜田中Pb和Zn随深度的加深表现为显著地降低。 4.以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均值为标准,评价路侧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程度均达3级,属轻度污染(南侧林地污染最严重;北侧稻田较南侧稍重;北侧菜田最轻);它们一般以Pb的污染较重且均未受到Al、Fe、Cr(除北侧稻田)和Ni的污染,其它重金属(除南侧稻田中Cu、Zn和Cr)对土壤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