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代中后期小说主人公的死亡结局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后期英国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进入20世纪后又以创作诗歌为主,因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在小说与诗歌两个领域均有不凡建树,尤其是在小说方面,他所创作的“威塞克斯小说”篇幅宏大、自成一体,完整记录了19世纪英格兰农村变迁的历史过程。因此,研究哈代的小说,对了解作家本人以及英国文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代把自己的主要小说分为三类,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历来都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而《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无疑是此类小说中的翘楚。在这四部哈代中后期的小说中,主人公走向死亡成为它们的共同之处,俨然是哈代小说中的一种固有结构模式。这种死亡结局的存在与哈代个人的世界观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成为窥探哈代笔下悲剧世界真实面貌的突破点之一。本论文即从小说主人公的死亡结局出发,通过细读文本,运用小说修辞学等理论探讨其中的异同,进而剖析哈代笔下的悲剧世界以及他的悲剧创作观和宿命论思想,最终实现对哈代作品内涵的准确把握。   本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哈代及其作品,其次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概况,点出本论文的创新所在。第二部分对四部小说主人公的死亡结局进行详细分析,分别从游苔莎、亨察德、苔丝以及裘德四个方面入手,对他们的死进行意义解读。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哈代笔下的悲剧世界。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哈代笔下的悲剧世界由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两部分组成。第四部分则是论文的延伸部分,主要探讨哈代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死亡结局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包括悲剧创作观和宿命论思想。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指出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本馆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配置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多校区图书馆 资源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多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特点  1.1 馆藏规模扩大  随着学院合并,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集中组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规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体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体验设计作为新近出现的概念,开始越来越被大家关注。本文介绍了用户体验的定义、内容、方法信息架构以及用户体验的目的等方面展开探索,对用户体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定义 内容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体验(Experience)无处不在。随着信息时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基于社会风俗的历史流变,逐渐形成了众多风俗节日,重阳节就是其中之一。关于重阳节起源问题,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史料的缺乏,学术界众说不一,尚没有明
舒婷是那种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沉淀在人们心底的一种财富,她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常思常新,常思常得力量,这样一个名字让我们觉得永远年轻,这样的诗歌赋予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从
学位
作为“现代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何其芳,在其创作早期就以敏锐的神经与内省的气质为中国现代新诗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也正是他在作品中所一以贯之的“浓郁”风格与“纯粹”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