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本真的浅吟低唱——何其芳早期诗文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何其芳,在其创作早期就以敏锐的神经与内省的气质为中国现代新诗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也正是他在作品中所一以贯之的“浓郁”风格与“纯粹”诗艺诠释了诗文真正而永久的艺术价值。本文以何其芳早期诗文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深蕴的主题情感、多元意象分角度解读、古典与现代审美技法的巧妙融合及作品创作的心理诱因这四方面进行阐释,将作品分析与情感内核探究紧密结合,以完成对其早期创作由微观到宏观,由表象到本质的准确把握,以此来诠释其文学生命追求及创作宗旨。   首先论文在第一部分全面阐释了何其芳早期创作所涵盖的思想主题,分为爱情的美丽与幻灭、心灵的孤寂与彷徨及现实生命的哲思与感悟四部分。从不同角度梳理了他从“幼稚的欢欣”到深沉思索的心路历程,同时论述消除了评论界对其“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贬低,肯定其“生命本真式”呈现的文学价值。第二部分从微观向度把握作家表露性情的承载体,对文本中所涉及的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及思维意识“梦”意象展开分析论述,使文体价值研究更具依据及说服力,主要论述“诗人的创造灵感源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这一意象生成原动力,及诗文中将意境与意象的巧妙融合的创作手法,实现意象在基本义基础之上的升华。第三部分从审美艺术特质的角度,分析作家是如何将东西方表现手法内化、融合为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西方主要围绕“象征主义”展开,由暗示、通感及客观对应物三个理论切入分析其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而东方文化的表现更为隐秘而细腻,有“草色遥看近却无”,无处不在的民族文化渗透,让人倍感亲切与熟悉,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了何其芳诗文创作的文化理论背景。第四部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何其芳诗文创作的个体性特征,使研究由文本跨越到作家本身,为更深入地反观文本提供现实及心理依据。最终实现由文本分析起,由作家统摄观照文本终,让何其芳早期诗文研究更具人文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指出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本馆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配置多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多校区图书馆 资源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多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特点  1.1 馆藏规模扩大  随着学院合并,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集中组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规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体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体验设计作为新近出现的概念,开始越来越被大家关注。本文介绍了用户体验的定义、内容、方法信息架构以及用户体验的目的等方面展开探索,对用户体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定义 内容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体验(Experience)无处不在。随着信息时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基于社会风俗的历史流变,逐渐形成了众多风俗节日,重阳节就是其中之一。关于重阳节起源问题,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史料的缺乏,学术界众说不一,尚没有明
舒婷是那种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沉淀在人们心底的一种财富,她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常思常新,常思常得力量,这样一个名字让我们觉得永远年轻,这样的诗歌赋予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