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历来的体育解说员能力、体育解说员能力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体育解说员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大众传播学、体育学等相关理论,对体育解说员能力指标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探讨,制订出的能力指标量表,可用于选拔参照指标和综合评价的实践操作。本研究将有助于充分认识体育解说员在体育传播及体育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选拔及培养体育解说员的操作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体育解说员的专题分析作为个案研究,以填补关于体育解说员能力研究的空白,为体育解说员人才的选拔及培养研究铺垫基石。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
(1)关于体育解说员能力的研究在我国处于探索、借鉴、起步的阶段,从总体上来看,体育解说员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2)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体育频道的专业化,受众的集中化,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能力离受众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
(3)体育解说员能力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二级指标中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体育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表达能力排在前位,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选拔和培养类型是以专家型为主。
(4)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特殊能力的发展又积极促进了一般能力的提高。体育解说员在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一般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5)体育解说员能力指标结构符合整体性、动态性原则,指标的筛选、分类以及权重的计算将各因素联系在一起。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及时改变指标内容、分类,构建新的判断矩阵,计算出新情况下的组合权重。此评价结构属于初次制定,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对体育解说员能力评价的研究应作一项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