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多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可见到外来文化的痕迹,其中有的是出于作者刻意的学习和模仿,有的则缘由人类文化的共同心理,是作家在无意识之下抵达的。本文认为,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中呈现出的存在主义色彩,不仅有永恒人性契合的因素,也与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影响有关,而这种独有的存在主义特质的形成则与阎连科个人经历、个人体验有密切联系,尤其是苦难促使他关注、思考“存在”。本文绪论简要梳理阎连科研究现状,以存在主义作为参考坐标考察阎连科创作“耙耧系列”小说的缘由,并概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正文分两部分,从存在主义视角探究阎连科思想的精神向度,阐述存在主义在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中的表现形态,并探讨阎连科小说存在主义特质的形成之因。第一部分,论述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意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阎连科小说文本的死亡态度与存在主义提出的“直面死亡”相似,两者都是以此来赢得生命的尊严。二是文中溢满荒诞的存在,展现出的是一种极端荒诞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这种荒诞面前,阎连科以宽宥之心理解在那样状态下的人们所做出的一切选择,这种态度与萨特尊重自由选择和“对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怀有激情”的情怀是一致的。三是阎连科笔下“耙耧世界”的种种灾难,都可看作是没有历史学的“此在”,是历史学存在的补缺,成为存在的一种可能性的臆想。四是在存在与虚无的人生命运中,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采取的是西西弗似的决然反抗的姿态,体现的是悲剧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第二部分,探求阎连科小说存在主义特质形成之因。主要从人类共有的思想文化心理的契合、存在主义对作家的影响、作家个人经历造就作家关注“存在”的三方面等展开分析论述。结语,对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的存在主义特质进行归纳,并对阎连科创作的局限展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