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酯动态纳米组装体及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硼酸酯动态纳米组装体(BDNs)是以苯硼酸衍生物和多羟基化合物单体为构筑基元,通过连续硼酸酯化反应和非共价键作用组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葡萄糖、p H、活性氧等多重刺激响应性以及动态组装特性,在催化、检测、光电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对BDNs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所报道的形貌种类有限且缺乏有效调控形貌的方法,这些都将直接影响BDNs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此外,BDNs在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选择溶剂体系、设计合成单体,研究了BDNs的形成组装过程,并系统性探究了构筑基元分子结构与BDNs形貌之间的关系,开发出新形貌的组装体,并就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为研究BDNs的形成组装过程,设计合成了酰胺键连接的双官能度的苯硼酸单体和儿茶酚单体,选择溶解能力强的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均相、温和条件下缓慢形成了硼酸酯动态纳米粒(BDNPs)。通过原位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表征,发现:在低浓度下(≤1.0 m M),体系中不能成核;中等浓度下(2.5 m M左右),经历传统的缩聚-成核-增长过程;在高浓度下(≥5.0 m M),则经历缩聚-成核-聚并-熟化的非经典组装过程。此外,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含量对成核速率和反应进程的影响。(2)为探索影响BDNs形貌和性能的内在因素,设计合成了4个系列、30种双苯硼酸单体,与季戊四醇共组装形成光滑球形、棱柱形、纳米片层堆积等多种形貌的BDNs,系统研究了双苯硼酸单体中连接链的种类、长度和柔性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对BDNs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柔性连接链有助于形成光滑球形的BDNs;刚性连接链,尤其是引入苯环后,促使BDNs形成纳米片层堆积结构;而在密集氢键作用下,BDNs可以形成纳米棱柱等形貌。并发现刚性连接链有助于提高BDNs的结晶度和水解稳定性。(3)对新发现的棱柱形BDNs(BDNs-A5)进行了详细表征。探究其形成组装过程并证明氢键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浓下形成的BDNs-A5,总结出低浓度下,BDNs-A5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方向平行的模式,而高浓度下,BDNs-A5倾向形成两种作用力方向垂直的正交模式。最后尝试通过热解法制备硼氮掺杂的碳材料。(4)以硼替佐米和单宁酸为基元构建BDNs,引入泊洛沙姆调控粒径并提高其水稳定性,在室温下通过简单的组装、透析过程,制备出载药量高、稳定性好、载体毒性低的p H响应性纳米粒(TBF NPs),并在细胞实验水平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这些发现为BDNs的设计合成和形貌调控提供了指导,为研究其他动态共价组装体提供了参考,也为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柴油发动机因其动力大、燃油效率高和故障率低等优点,在重型机动车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但其排放的碳烟颗粒物也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柴油车颗粒捕集器(DPF)
有机共晶工程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功能材料设计策略。共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分子通过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力相互识别和共组装形成的、有固定化学计量比和有序堆积结构的多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可还原性载体上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在非还原性载体上则较差。本研究选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La-Al2O3为载体,发现单原子分散的Pt1(II)-Ox-物种是催化CO和C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传统乡村聚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载体。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建设,我国乡村聚落出现了普遍
微波检测技术近年来成为一种低成本的、低健康风险的医学检测系统的新兴技术。微波检测技术的优点是小型化、易于使用、健康风险低、实施成本低、操作成本低,因此该技术为功
随着导航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的发展,无人机自主跟踪控制成为航空领域重要研究方向。多无人机编队可以完成单机无法完成的较大、复杂的任务,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下
自单层黑磷(又称磷烯)被发现以来,各向异性二维材料获得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具有不同结构和特性的各向异性二维材料不断涌现,使其在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5G通讯技术的出现及新兴技术的投入使用,电力电子设备正面临着高频率、高功率转换以及高能流密度的挑战。电感器(inductor)作为电
我国一些重大民生、国防项目通常坐落在地质结构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在爆破等动态荷载作用下,基建范围内岩体裂隙的发展尤为剧烈,频次、规模也明显增多,且更具突发性,严重威
第一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点分析目的:探讨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PTC的发病特点和区别。方法: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