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若患儿未得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则在儿童期会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发育落后和智力缺陷,CH常见的类型是甲状腺发育不全(thyroid dysgenesis,TD)。遗传因素在TD的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TD致病基因被发现。本研究在前期初步筛选NKX6-2为TD的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若患儿未得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则在儿童期会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发育落后和智力缺陷,CH常见的类型是甲状腺发育不全(thyroid dysgenesis,TD)。遗传因素在TD的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TD致病基因被发现。本研究在前期初步筛选NKX6-2为TD的新候选致病基因的基础上,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该候选致病基因进行遗传学放大验证,以确定NKX6-2是否为TD的致病基因,随后对发现的4个NKX6-2杂合错义突变进行致病机理研究,明确NKX6-2错义突变导致其功能改变引起TD的分子致病机理。方法:前期选取290例CH患儿进行外显子重测序,经高级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回顾后初步确定NKX6-2可能是与甲状腺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选取479名TD患者,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初步确定的新TD候选致病基因NKX6-2进行遗传学验证,结合前期发现的NKX6-2基因突变研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随后对前期工作中发现的4个杂合错义突变c.32T>C/p.L11P,c.280G>A/p.G94R,c.609G>T/p.W203C和c.782C>T/p.S261L进行功能学研究。首先构建NKX6-2野生型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点突变试剂盒诱导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将野生型和突变型NKX6-2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细胞,24h和48h后分别提取总RNA和总蛋白,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甲状腺细胞NKX6-2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KX6-2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NKX6-2对甲状腺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NKX6-2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479名TD患者的NKX6-2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与China MAP的对照(N=10588)进行比较,费希尔精确检验P=1.958e-08。在5例TD患者(2例甲状腺异位,3例甲状腺发育不良)中检测到4个不同的突变c.196C>T/p.R66W,c.436G>C/p.G146R,c.58C>T/p.H20Y和c.354G>A/p.W118X。Poly Phen-2,SIFT,Mutation Taster和PROVEAN软件预测这4个突变均为有害突变,H20,R66和G146位于蛋白保守区域,W118位于非保守区域。结合前期工作中发现的1个NKX6-2纯合错义突变c.388C>A/p.P130T和4个不同的杂合错义突变c.32T>C/p.L11P,c.280G>A/p.G94R,c.609G>T/p.W203C和c.782C>T/p.S261L,综合分析表明没有发现NKX6-2突变热点或清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对前期发现的4个杂合错义突变进行细胞功能学研究表明空载组和WT组或WT组分别和突变组L11P,G94R,W203C,S261L比较,在Nthy-ori 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L11P组在NKX6-2的表达水平上与WT组无明显差异,但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G94R组NKX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减少,但荧光素酶活性与WT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W203C和S261L组NKX6-2 mRNA的表达量相对于WT组没有改变,但是蛋白水平却显著下降,荧光素酶活性与WT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揭示了NKX6-2可能是TD的新候选致病基因,并报道了TD患者中发现的NKX6-2突变,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明确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对4个NKX6-2杂合错义突变进行细胞功能学研究表明NKX6-2基因在甲状腺发育过程中可能不参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虽然这4个不同的突变对NKX6-2的表达或者转录激活能力造成了影响,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这4个突变体对甲状腺发育的其他生理过程如细胞分化和凋亡等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及其与角膜光密度、眼表疾病指数(OSD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55例(110眼),按
目的: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泛素连接酶是催化这一过程的关键分子。研究表明泛素连接酶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56(TRIM56)能够泛素化修饰多种重要的底物分子,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TRIM56在肺腺癌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没有报道,且TRIM56的底物蛋白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为了明确
目的沙雷菌(Serratia)是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因其临床菌株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偶可导致院内感染的爆发,故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细菌中成簇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和毒素-抗毒素(TA)系统分别以特异性切割降解核酸序列及顿挫感染的方式发挥噬菌体防御的功能,前者被认为可影响移动元件在细菌间的水平转移,后者则与细菌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有关。本研究
目的探讨双侧肩袖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双侧肩袖撕裂患者接受单侧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未手术侧撕裂的影响。方法采集分析2017年至2020年符合标准的有症状的肩袖撕裂患者156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MRI表现评估其对侧肩袖撕裂。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史、体力劳动等因素。根据有无对侧撕裂分为单侧撕裂组和双侧撕裂组,比较影响双侧肩袖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单因素
目的:神经元参与并介导了痛觉过敏,但是目前单纯的以神经元作为药物靶点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镇痛效果十分有限的现象,这表明或许有非神经元细胞的机制参与了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神经元一样,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也能表达许多神经递质和神经介质,从而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但目前还未见有研究指出吗啡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的不同活化状态,并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吗啡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以及
目的本研究探讨二甲胺四环素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小鼠神经功能恢复中能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将小胶质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10mmol/L二甲胺四环素处理小胶质细胞24h,用免疫荧光及流式鉴定其分化,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分别与背根神经元细胞进行共培养24h,观察背根神经元细胞轴突生长情况,分别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1.探讨Lp-PLA2与重度ACAS之间的相关性。2.观察Lp-PLA2活性在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的动态变化。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神经内科以及神经介入科拟诊断为重度ACAS的患者,依据针对颈动脉狭窄所采取的介入诊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单纯造影组(37例),球囊扩张组(28例),支架组(54例)和体检中心人群作为对照组(55例),共174例研究对
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卵泡发育停滞在窦状卵泡阶段。在卵泡发育早期,颗粒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各种生长调节剂。环状RNA(circRNAs)可作为分子海绵,与mRNA内源性竞争结合micro RNAs(miRNAs)参与各种病理生理过程。Circ_0043532已被证明是PCOS患者卵丘颗粒细胞过表达的circRNA,但
目的:通过高强度间歇运动(HIIE)观察肌少症对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免疫和代谢相关因素(血乳酸、血糖、皮质醇、瘦素、鸢尾素、IGF-1、IL-6、TNF-α、IL-15)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运动疗法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随机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19年9月~2020年11月体检的女性T2DM肌少症患者11人为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进行体脂
目的:金属钛作为口腔种植领域中最常用的种植体材料,具有植入后与骨形成骨结合的能力。而种植体植入后能否与周围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是种植手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低温氩-氧等离子体(NTAOP)活化光滑纯钛种植体和喷砂酸蚀种植体,提高其表面能,增加其表面亲水性,促进其与骨结合的能力。方法:以氩气+5%氧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输入气体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对光滑表面种植体(SM Ti)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