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看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译界关于翻译主体与译者主体性的争论颇多,但是矛盾多围绕原作者、读者及文本的定位及作用,译者的中心主体地位及作用毋庸置疑地得到各翻译家的一致认可。因此本文中翻译活动的主体性研究主要是指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各阶段与各方面的主动发挥与被动受限。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行为应遵循目的准则、连贯性准则(篇际连贯)与忠实性准则(篇内连贯)。其中目的准则为最高准则,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这意味着译者有权选择他认为合适的一切翻译手段为翻译目的服务。诺德在功能与忠诚模式中补充了第四条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活动发起人和读者负责,避免其滥用目的准则赋予的绝对权力。目的论对译者主体行为的解禁和合理限制,与译者主体性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尝试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彰显,并选取冰心和白开元两位译者的《吉檀迦利》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例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体现。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本文认为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其独特的个性风格,不同译者在处理同一翻译问题时往往受翻译目的、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经济条件、个人写作或翻译风格等因素的影响而做出具有不同特点的判断和决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在分析两个译本的优缺点及特色时,其意不在评判译者的能力和水平,而旨在证明译者主体性在整个翻译过程无可否认的存在及其对于译本成文的决定作用。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译者主体性,一方面有力驳斥了认为目的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的观点,另一方面为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取材于《吉檀迦利》两个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亦属于先创之举。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今后系统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伟大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吉檀迦利》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并为学界研究泰戈尔的文学成就和宗教思想提供素材。最后,本文倡导应鼓励和支持后继译者对经典文本的重译、复译,因为只有允许文学经典的不同风格的译作的共存,翻译文学及翻译事业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美国本土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凯特·米利特一直以来备受当时以及后来的女性主义者关注。即便是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其女性主义思想仍然与当今的女性主义发展丝丝相扣。本文
概述日本、欧美学术界、中国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研究状况,从纵向(历史上)和横向(现实中)两个方面对以往有关经济外交的定义和解释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的新定
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集释众经的佛经意义,存唐时佛经传本的原貌,为此拟就佛经音义的校勘以及吴越学者王国维、邵瑞彭、周祖谟和蒋礼鸿先生所校玄应《一切经音义》略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结合中药乳复康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3年总生
本文介绍了硅砂浮选的新方法——中、碱性介质中分离长石和石英。通过实验室研究,找出了最佳的工艺路线及药剂制度,并通过在山东荣成旭口硅砂矿应用,证明了该项新技术的可靠
【目的】大众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程度,是衡量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调查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相关知
每年农历六月中下旬,青海热贡地区隆务河沿岸的二十多个藏族、土族村庄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集体性祭祀活动“六月会"。这种在同一区域、同一时期举办的宗教性仪式,以祭神为核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人在时间管理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人格特征,学业成绩是学习效率的客观指标。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和教学实验法,使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至1938年长沙大火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长沙文化发展呈现出了一种高度繁荣的状态。这段历史可以说像流星一样璀璨,它作为历史在特殊条件下的一跃,使长沙和
时代在发展,社会要进步,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素质化、能力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只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脉搏、社会前进与发展的节奏与方向,并为促进其高速健康的前进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