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Andrade于1952年首先报道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以来,世界各地均相继报道该病,尤以欧州和日本多见。该病已从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并伴有心脏、肾脏、消化道和眼睛的症状。老年性淀粉样变主要累及心脏等实质器官,导致心衰、传导阻滞、心率失常。80岁以上人群老年性淀粉样变发病率约为25%。人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与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和老年性淀粉样变相关,TTR主要是由肝脏和脉络丛细胞产生,参与转运甲状腺素和视黄醇蛋白。当TTR立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聚合形成纤维状结构沉积于细胞间质,可以导致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和老年性淀粉样变。老年性淀粉样变病变部位沉积的淀粉样变纤维主要是未突变的TTR,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是基因点突变的TTR。关于老年性淀粉样变的形成机制仍不完全明确,但是体外试验表明人转甲状腺素蛋白立体结构改变是淀粉样变纤维形成的重要步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毛细管电泳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测定血清TTR化学修饰的方法。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20例老年性淀粉样变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TR含量,健康对照组血清TTR含量为0.25±0.04g/L,老年性淀粉样变组血清TTR含量为0.26±0.03g/L,两组间T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血清TTR的化学修饰。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和老年性淀粉样变组血清TTR均发现4种主要类型的TTR修饰峰,两组间TTR的修饰峰存在差异,与标准对照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质/荷比(m/z)]分别为:13750.86±1.48、13830.63±2.76、13871.70±2.70、13919±14.77,经过与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分别对应:未修饰转甲状腺素蛋白、磺化转甲状腺素蛋白、半胱氨酸转甲状腺素蛋白和半胱氨酸甘氨酸转甲状腺素蛋白。由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发现TTR化学修饰能够影响立体结构,促进淀粉样变纤维的形成。一些未知因素触发淀粉样变纤维的形成,体内微环境例如蛋白质的含量、离子强度、pH值、特殊的酶和其它细胞成分可能是关键。提示机体代谢对于TTR蛋白的影响可能与淀粉样变纤维形成密切相关。在老年性淀粉样变患者老龄或氧化应激造成的TTR化学修饰可能是淀粉样变沉积组织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三种方法,建立测定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化学修饰的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初步检测转甲状腺素蛋白含量,毛细管电泳作为一项较新的分离技术,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快捷低耗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双向凝胶电泳的不足。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效果好的优势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能分析结构信息的特点使分析方法同时具有高分离效率与高灵敏度,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