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菜豆幼苗光能分配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是蝶形花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蔬菜。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在16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栽培。是深受大众欢迎的蔬菜之一。菜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是种喜光耐冷异花授粉作物。最适生长的温度是25℃~30℃。菜豆在35℃以上高温环境下,会受到高温伤害,其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探索菜豆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可为今后菜豆品种选育和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菜豆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品种菜豆幼苗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探讨了高温胁迫对抗性不同菜豆品种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半致死温度作为筛选指标鉴定22个菜豆品种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紫花刀豆’高温半致死温度较低,为热敏感品种,‘丽芸1号’为耐热品种,这与热害指数的结果相一致。2在38℃/26℃(昼/夜)高温胁迫初期,PS 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 Ⅱ)和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不耐热品种‘紫花刀豆’下降幅度大于‘丽芸1号’。说明高温胁迫后菜豆幼苗叶片色素含量降低,PS Ⅱ活性受到抑制,热敏感品种‘紫花刀豆’受伤害程度大于‘丽芸1号’。3在高温胁迫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不断增大,热敏感品种‘紫花刀豆’的升高幅度大于‘丽芸1号’,表明热敏感品种‘紫花刀豆’叶片细胞膜受到的伤害较大。经高温胁迫,两个菜豆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热敏感品种‘紫花刀豆’的APX、POD活性降低幅度大于‘丽芸1号’。解除胁迫之后,耐热品种‘丽芸1号’回升幅度大于‘紫花刀豆’。说明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菜豆幼苗抗氧化系统影响不同,耐热品种在处理初期下降幅度较低,恢复速度较快,有利于过剩活性氧的清除。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石化产业均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石化产业除了传统由开采以及农药、化肥等原料炼制外,还囊括了材料合成以及加工等多种更深层
医用高等数学在医学院校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基础面宽,难度大,使很多医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如何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给教学工作提出
英语语法始终是外语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给高中英语带来很大的影响。自从新课标的实施以来,教育者们认为
为了克服"维灾"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维数约简方法,并在转换后的低维向量空间上进行K-means聚类算法,以减少目标用户的最近邻搜索范围,代替在超高维空间上
研究了氮化硼陶瓷的反应烧结,给出了所用惰性填料。
抗战期间,日本不仅加紧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维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为科技社团带来了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社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技
本论文综述了具有特殊浸润性的纳米界面材料及其在油水分离上的应用。从自然界超疏水性表面出发,拓展到仿生工程超疏水性表面,着重讲述了基于表界面特殊浸润性的一种具体应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与网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一直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开始对教育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成为了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股中坚力
“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佛睿思特于1965年在《企业新的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1990年,佛睿思特的学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教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