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射麻口服液为例探讨名老中医验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构建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名老中医验方射麻口服液制定《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规范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成药临床应用规范化进程。研究思路及方法1.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电子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 Med、Cochrane、Embas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始至2019年10月22日,以“射麻口服液”、“射麻”、“she ma”、“shema”、“she-ma”等为检索词,采用主题词检索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看标题及摘要后根据纳排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与分析,运用循证方法学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2.基于定性访谈的名老中医验方解析通过定性访谈射麻口服液创始人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等,明确射麻口服液其组方来源、用药特点及适应症等临床应用问题。3.基于德尔菲(Delphi)法及名义群体法(NGT)的专家共识制定初步拟撰问卷《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轮调查问卷》(详见附录2)。基于德尔菲法,第一轮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及邮件等电子问卷形式发放。在指定时间内对问卷进行回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及补充资料,完善、设计第二轮调查问卷(详见附录3),采用同样的方式,对上述专家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通过2轮专家问卷调查,明确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名老中医定性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拟定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拟回答的临床问题及共识建议。基于名义群体法,经专家小组最终确立临床问题及共识建议清单。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所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报告规范》,遵循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的原则,起草共识初稿。经行业专家审议、征求意见,最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批、发布编号,形成终稿《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同时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报备案。结果1.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本次文献检索最终共纳入文献1篇,为病例系列,且包括三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喘证),没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及其他研究。尽管如此,本研究仍对该篇病例系列进行了证据综合分析,但对于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效特点、安全性等研究缺失(无证据)。2.基于定性访谈的名老中医验方解析通过半结构化定性访谈,明确了射麻口服液的创方背景、处方来源、配伍及功效、临床应用等关键性问题。3.基于德尔菲(Delphi)法及名义群体法(NGT)的专家共识制定3.1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射麻口服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定位主要包括COPD(Ki 100%)、支气管哮喘(Ki 100%)、急性支气管炎(Ki 94%)、慢性支气管炎(Ki100%);(2)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热壅肺证(Ki100%);(3)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特点为可改善喘憋(Ki 100%)、胸闷(Ki 91%)、咳嗽(Ki 100%)、痰多色黄质稠粘(Ki 81%)、发热(Ki 64%);(4)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体用药方案:用药剂量为10ml TID(Ki 100%)、用药方法为餐后口服(Ki 100%),具体疗程与用药周期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调整;(5)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Ki 64%)、糖尿病(Ki100%)的患者时应当慎用;(6)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n=3)症状,心悸(n=6)症状,胃脘部不适、隐痛、恶心(n=6)等,问卷调查结果与前期展开的临床安全性试验结果基本相符。(7)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的禁忌症包括:对本品某成分过敏(Ki 100%)的患者应禁用;(8)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的特殊人群包括:孕妇(Ki 94%)、运动员(Ki 60%)。3.2 NGT结果经过两轮问卷调查,形成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题投票单及临床应用共识建议投票单。经过两轮专家投票表决,最终纳入9项临床问题,10条临床应用共识建议。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梳理、名老中医访谈及临床问题调研,并通过2轮次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及NGT专家投票表决,最终形成行业标准《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明确提出了射麻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定位、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方案、疗效特点、不良反应、禁忌及特殊人群用药等临床应用关键性问题,对临床开展相关用药及治疗工作提供了参考,经临床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为中医临床实践共识制定过程中以名老中医经验为主导、相对缺乏证据支持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观察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不同组合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出基于以上不同因素水平的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并以导师临床经验代表方为治方,观察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有效性,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辛开苦降法源流,总结其临床应用,揭示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探讨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病机,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经方加减治疗稳定型
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利水活血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胸水量、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中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及理论根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经B超证实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共纳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
目的:本文基于应森林教授“双毒学说”学术思想,总结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法则及遣方用药思路。应森林教授认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为“双毒”所致,通过观察“清解双毒方”或甲氨蝶呤片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双毒学说”指导下的“清解双毒方”的实际临床疗效。概括“双毒学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有
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以眩晕为主要特点,还可出现头痛、颈肩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的伏案工作量增多,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病人群越发广泛。而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很大优势。本课题意在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刺治疗方法,应用常规针刺法与“调神止晕”针刺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于天津
1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病危险因素及特征;而后探索临床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性证素与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诊疗做出一定贡献。2方法2.1研究一: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特征分析从2020.08-2021.01前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及病房的流动人员中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未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普通人(对照组
目的:基于中医辨证体系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并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SAP风险的早期辨识能力和卒中不良预后的预警能力。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基本信息特点、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及证候组合规律。2.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共纳入194例发病7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并观察MHD患者透析龄、中医证型与各化验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施治MHD患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5日至2月28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共收入136名MHD患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性
目的通过观察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证)患者的运动平板情况,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记分,疼痛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服用量疗效情况,中医证候记分,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价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证的有效性。方法本试验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记分,疼痛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情况及其安全性。结合中医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际情况,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乳腺癌的优势与特色,为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为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