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大战略。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精准扶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个贫苦县要改革扶贫考核,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绩效考核是决定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落实的机制保障,考核评估机制必须精准而科学,一方面让地方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真正投入更多关注和成本,另一方面也防止该方面的造假行为的出现。本文以J省X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绩效考核理论和治理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对X县扶贫考核现状进行了整体描述,详细分析了 X县内部考核和第三方考核工作机制、模式和内容,分析了考核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渠道,继而从考核制度、考核模式、考核指标和考核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归纳,运用前文所介绍的理论对扶贫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X县实际给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认为,X县精准扶贫考核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考核制度法律化、制度化较弱,二是考核模式不合理,三是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四是考核结果反馈渠道单一、不及时。针对X县精准扶贫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一是推进精准扶贫制度建设和考核立法工作;二是选择合理的考核模式;三是设计系统科学考核指标体系;四是加强考核反馈渠道建设和考核结果运用。本文对今后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工作更好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法,保障扶贫开发成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兴建了许多海上风电场,单风机装机功率和总装机功率都逐年上升,海洋风电桩基础也随之发展。然而,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桩基础要承受自重荷载、风荷载、波浪荷载、洋流荷载、撞击荷载等,这些荷载在海洋桩基础的服役期间都长时间存在。目前对洋流荷载这一类的流致动荷载的研究尚不完善,已有的理论也都局限于低雷诺数,很少涉及实际工程。但洋流荷载是海洋桩基础所受的主要荷载之一,准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抗凝血药物多糖,同时研究发现其可能在抗癌、抗病毒具有一定的作用。医药级别的肝素从家畜肠粘膜分离得到,然而从动物组织制备的肝
研究背景:胸腺素β4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螯合分子,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大部分组织和细胞中,具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并参与细胞迁移、血管形成、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
受到功能的限制,单个地理处理服务无法完成复杂的地理处理任务,因而地理处理服务需要通过服务组合的方式实现复杂的地理处理任务。工作流技术以其成熟的理论和易用性被广泛运用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尪痹中医辨证分型下的一般资料、临床辅助检查、相关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提供中医思路以及客观的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患者245例。并根据诊疗指南(草案)确定患者的证型,收集病人的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证型心脏病的临床症候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易侕
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之后,数字中国、数字区域的概念随之而生,数字区域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战略。探索构建数字区域的有效途径和规划思想成为
Heparosan作为E. coli K5荚膜多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肝素生产的前体。本研究以提高heparosan产量为目的,对kfiA、kfiC进行表达研究,同时表达、纯化了肝素酶Ⅱ (Heparin
纳滤,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在染料废水净化、苦咸水淡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聚合物纳滤膜孔隙率低、结构致密,导致其渗透通量较低,故而寻找合适的膜材料制备高性能纳滤膜迫在眉睫。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完全由有机配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多孔聚合物,具有规则丰富的孔道结构、低骨架密度、良好的亲水性等
刘宗周是宋明时期儒学的殿军人物,是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家,他融合理气论、心性论、“慎独”工夫论以及“诚意”修养论创立了他的道德实践思想体系。宗周思想从阳明思想而来,他于阳明思想的态度一生发生了三次变化,由始而疑,中而信,到终不遗余力为其进行辨难,体现了宗周思想的变化历程。宗周的道德实践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其道德实践思想展开为三部分,即道德实践的依据、路径以及目标。理气论在宗周的学说中占有十
2018年“中美贸易战”不仅牵涉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同时对全球经济贸易也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大主流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发表的有关“中美贸易战”的161篇新闻报道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旨在从报道框架的角度探究中美财经媒体对同一事件新闻报道框架建构差异问题。论文以框架理论为依据,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并辅以话语分析法,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