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紧急避险制度探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紧急避险制度是一个可以透视民法深厚、浩瀚的知识理论的理想的小切口。民事紧急避险制度具备承载各种知识、理论的弹性,对该制度的研究展现了民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及各学科的融合、借鉴趋势。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救济性功能和制度弹性价值还没得到足够重视和应用,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也未得到有效的平衡和实现。本文力求在全面论述民事紧急避险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深入、细化的研究该制度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以求在理论和法律规范两层次解释和完善民事紧急避险制度。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简述撰文的意义和目的,以一典型性案例和一个非典型性案例为引,导出全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究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基本理论。该章重点探讨了民事紧急避险构成要件和制度存在依据,创新处在于对民事紧急避险性质之新思考。第二章主要探析域外民事紧急避险制度。该章在介绍域外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基础上对域外紧急避险制度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对各立法模式的法理分析。第三章探究我国的民事紧急避险制度。该章主要论述了我国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社会环境和我国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立法的不足,并就完善制度提出己之思路。结语主要论述民事紧急避险制度的探究的两个主要启示。一是方法论上,“非此即彼”的观点让位于“亦此亦彼”的观点。二是,民事紧急避险制度完善的目的和方向有三点:保障民事避险制度功能、目的实现的效率性;追求民事紧急避险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张性;寻求民事紧急避险法律关系各方利益的均衡性,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其他文献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品,蕴涵着我国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在很多古籍资料、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如意的记载。如意发展演变的历史,即是社会文化、社会风俗变迁的历史。本
结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保障公民的结社权,也就保障公民的结社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公民开始在网络空间展开结社行为,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网络结社行为”。人们
香港发生的“占中”行动,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占中”行动给香港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香港的民主法治建设造成严重伤害。“占中”行动目的是抗
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贸易的发展突飞猛进,然而随着WTO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屡谈未果,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也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基于共同的历史传统及现实利益的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积累,更看重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内化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
期刊
相比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何评价和应对其刚性的增强,在国际法学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WTO裁决的法律效力的争论,而在WTO之内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参与DSU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