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比较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神话蕴含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独特的社会风俗、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对于初民来说,神话是更高的真实,神话对初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具有规范作用,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对于后人来说,神话又是活态的文化,它在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文化价值。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作为中西方最经典的爱情神话和星象神话代表,不仅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风俗信仰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神话的叙事结构、故事模式以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对牛郎织女神话与俄耳甫斯神话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探索中西方神话书写差异的深层原因。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神话随着时代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属于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俄耳甫斯神话的成型则较为稳定,维吉尔的《农事诗》奠定了俄耳甫斯神话的基本面貌,后世创作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异文。最后选取了两个神话的通行版本,作为分析比较的文本。第二章在选定神话文本的基础上,对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在叙事结构上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格雷马斯的契约理论可以看出它们在故事结构上都表现为以契约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叙事结构,但在表现人物悲欢离合的离合型叙事方面又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在本质上正体现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第三章从故事模式入手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性别文化理论对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牛郎、织女、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做了详细的角色定位。在分析中得出“仙女救夫”和“英雄救美”这两种不同的故事模式,并从性别文化角度阐释了这两种故事模式,进而得出中西神话都是男权社会下不同的理想产物。第四章从民间宗教信仰出发,探寻在民间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百姓对于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记忆的建构与重塑。牛郎织女在民间逐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而俄耳甫斯被后人崇拜进而衍化出俄耳甫斯教。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个宗教都注重生死的探索,追求永恒,不同的是道教文化追求永恒是谋求现世安稳,而俄耳甫斯教则是为了使灵魂得到新的净化。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在工业界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视觉传感技术在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焊接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焊前的焊件初始焊位导引及焊缝边缘特征识别、焊中的实时焊缝轨迹纠偏、熔池监控等方面。目前,大部分焊接机器人仍然是“示教-再现”型的,在开始进行焊接任务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准确地示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对复杂焊缝,其编程效率低下,适应性较差。在焊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持续进步之际,近几年,政府部门在其政务服务所使用的服务模式层面也在持续改善与优化。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模式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并
一直以来,茶叶因其保健功效备受人们喜爱。儿茶素是茶叶中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类物质,被广泛应用在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由中央确定协作的东部省市,地区扶贫协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由协作双方商定。随着我
本文探索'秋'的词源、理据、文化内涵,从而得知英汉造字、词源和理据特征;从哲学上来考虑人类文明的时候,文字构造的共性规则可能反映出人类在很多基本方面有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