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条件下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机制与有效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维护经济金融市场安全,追求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经济目标,对利率和汇率的调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着着我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政策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反馈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开展不确定性条件下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机制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本文首先在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机制的度量方法进行总结介绍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的有效性及二者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机制进行了度量,首先,基于Vasicek模型对我国不同期限结构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机制进行识别,结果发现我国不同期限结构的市场化利率均具有均值回复特征,其次,为考察利率的区制转移特征,对Vasicek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了带有区制转移的RS-Vasicek模型对我国不同期限结构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动态波动机制及非线性区制转移机制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结果发现,与Vasicek模型相比,RS-Vasicek模型不仅能够反映我国不同期限市场化利率的均值回复特征,而且还能识别不同期限结构的市场化利率的低波动区制和高波动区制。并且与高波动区制相比,低波动区制内的市场化利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更快,并且预期持续时期以及半衰期更长。本文在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利率平价假说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构建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而从短期来看,影响中美两国之间实际汇率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通货膨胀率、上一期中美两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美国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以及季节性因素。另外,在对利率和汇率波动机制进行识别和检验的基础上,我们还构造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机制。结果发现,在短期,汇率的变动不会引起利率的明显变化,而在长期,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利率的同向变动,这也与以往相关研究的结论相符,这也表明,在我国,汇率变动对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相对有效。最后,本文对利率反馈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利率规则与相机决策型货币政策的福利函数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将汇率缺口引入到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损失函数中,对包含汇率因素的利率规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货币当局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不仅关注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变动,同时也关注汇率缺口的变动,当汇率缺口出现正向偏离时,货币当局通常调高利率,相反则调低利率。
其他文献
被征地农民是指因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或公共事业需要被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权而失去土地的农村居民。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产生被征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改
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和前进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首先视察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省,并对广东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即发展中国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我国卫生部将小儿肺炎列为重点防治的四种儿科疾病之一。病毒性肺炎大约占到小儿肺炎的—半左右,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机关后勤部门的职能、管理手段、服务机制、运行方式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区位于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其所对应的构造单位在加里东时期是与稳定区相邻的活动区的边缘带,在华力西—印支期转化成与
<正>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恶性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最新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恶性胸水形成的关键介质。Yeh等[1]对人肺腺癌及动物模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在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然而,文学文本作为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之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价值观维度理论视角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较低,因此,一些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视网膜
在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针对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al, RSV)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其所致的肺炎临床症状较重,病死率较高,因此受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