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沸点溶剂体系的贵金属催化剂合成及用于CO2电还原反应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环境、气候和生态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二氧化碳的回收再利用亟待开发。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不仅能够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且还能够将其转化为燃料,应用前景广阔。人们进一步发现,具有受控表面结构、高表面积和电化学活性的金属纳米粒子是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理想电极材料。基于以上两点,对金属纳米粒子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主要提出并探讨了“金字塔”状钯纳米颗粒和钯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并对合成出的两种电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具体内容如下:1.贵金属材料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领域展现出了极好的性能,在这里,基于水相中制备催化剂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了钯纳米催化剂,获得了“金字塔”状钯纳米颗粒,探讨了“金字塔”状钯对二氧化碳的电催化特性。我们一改传统的以水作为溶剂,将其拓展到“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利用其高沸点、导电和可固定二氧化碳等特性,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表面稳定剂,以乳酸四甲基胍离子液体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形貌稳定剂,在100?C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离子液体包覆的“金字塔”状钯纳米颗粒。经过测试,该催化剂展现出了优异的二氧化碳电还原性能。离子液体附着在钯纳米粒子表面,致使催化剂表面电阻降低,增加了二氧化碳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浓度,在0.5 mol/L的碳酸氢钾溶液中,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峰的还原电势仅为-0.82 V。2.钯铜合金纳米颗粒是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理想研究材料,尽管制备形貌均一、组成可控的钯铜合金纳米颗粒仍然是一个挑战。通过分析现有合成方案的弊端,重新制定方案,采用热注入法,制备了钯铜合金纳米粒子,探讨了钯铜合金对二氧化碳的电催化特性。基于油胺具有高沸点的特性,限制铜的前驱体、钯铜组分比例等关键因素,成功制备出具有相对广泛组成的钯铜合金纳米粒子。之后进一步探究了钯铜配料比和时间对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能力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最终确定了以氯化铜为铜的前驱体,按照钯铜配料比(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合成的钯铜合金,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峰电势为-0.8 V。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能够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使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峰电位正移,催化剂耐久性增强,与我们之前合成的钯相比,即使降低了钯的使用量,也能够实现相对较低的成本耗费下得到同等的催化效率。
其他文献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逐渐显现出数字教育资源过载的情况,致使资源使用者处于“信息”迷航的状态,无法快速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大部分优质资源也因使用率不高而被埋
本文是以北京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的三年级《顽皮的杜鹃》、《春》和台北市万华区万大国民小学四年级《小牛不见了》、《胡桃钳》四首作品的课堂教学为观察对象,经过分析与思
密度函数估计是概率极限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很多统计理论研究的基础。在非参数估计方法中,核估计方法由于其有效性和形式简洁而被广泛地使用,有大量学者将核密度估
布尔网络是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一种重要模型,它能较好地模拟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行为.因此,布尔网络动态特征的研究很快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几年,布尔网络在探索生
“高师改大”运动即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掀起的一场旨在将高等师范学校通过改组、合并或升格的形式转型为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运动。这是一场深受国外师范教育思想变革
课堂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和主要手段,也是判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图式化和量化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话语内容进行结构化、系统化
本文研究了用于近场调控的全息阻抗表面,以解决超表面系统剖面大的缺点,侧重点在如何利用全息阻抗表面进行近场调控,实现聚焦、涡旋波束等功能。本文主要对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几类具有不连续系数的二阶微分方程的奇异摄动边值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非匀质土的渗透等物理模型。首先研究如下的二阶半线性奇摄动边值问题:λε=h(x,y).y(0)=y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档案的应用优势逐渐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计算机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录入和储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数据丢失,而且还能
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全球气候呈现出明显变暖趋势,极端事件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