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的微生物转化及运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捞蓝藻水华是减少水华局部危害的有效手段,但迄今捞取的大量蓝藻废弃物尚未能有效地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以天然蓝藻水华为材料,探索利用其细胞营养,培养净化环境的细菌,旨在将环境污染物转化成微生物净化剂。重金属离子净化剂:水华藻体裂解后,经离心沉淀可分为藻体碎片和可溶性清夜;以含有大量多糖的细胞壁为主要成分细胞碎片,用于直接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含有可溶蛋白等有机成分的清液通过培养强吸附重金属能力的细菌,用于净化含重金属废水。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测定在不同条件下藻对重金属Cd、Cu和Ni去除效率,确定了最适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20.00μg/mL重金属浓度下,藻对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最高。在相同金属浓度下,藻对3种金属的吸附效率:Cd2+>Cu2+>Ni2。藻吸附Cu2+的最适pH为5.0,Cd2+和Ni2+为6.0,20.00μg/mL浓度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1.90%、85.67%和55.43%。蓝藻裂解释放的可溶性物质对重金属吸附影响不大。从重金属污染土样中,分离得到了既能以藻细胞内溶物为营养物生长,又具有吸附重金属能力的菌种。将该菌种在水华裂解液中培养后,与藻细胞碎片共同吸附,重金属的去除率可达到74.67%(Cu2+)、97.38%(Cd2+)、75.93%(Ni+),效率大于藻、菌的单独作用。石油降解微生物净化剂:在石油污染区采集土样分离得到6株既可以用藻内溶物培养又具有利用石油能力的微生物,将6株菌先在藻内溶物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培养72h后测得OD750>0.500。将具有利用石油能力的菌再在原油培养基中驯化生长3d后,最后接入新的原油培养基中,可明显缩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延缓期,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
其他文献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又名草原龙胆,为一、二年生草本观赏植物,是世界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然而,自从洋桔
2008年经济危机后,防范系统性风险逐渐成为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因为系统性风险可能动摇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并造成恐慌,使得市场整体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国民经济的增长陷入疲软状态。系统性风险日益复杂化使得各国政府将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放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位置。保证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上持续正常地运转是金融稳定的关键。也就是即使在危机情形下,银行业仍能够有效地分配金融资源,维持基础性的储蓄功能。银行业
红光碳量子点(CDs)具有较深的穿透深度和较低的辐射伤害,也是实现白光LED的必要光色之一。但是目前红光CDs存在合成方案复杂、发光机制不明确和量子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水热法/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长波发射的CDs,一是通过氨基调控CDs的光谱特性,研究了表面态对CDs发光机理的影响;二是采用IIIA族元素(B,Al,Ga)掺杂和负载金纳米颗粒(Au NPs)调控红光CDs的量子效率。此外,我们
近年来,大型压缩机工况趋近于高参数(高压、高速、高温或低温)方向发展。密封能否长期稳定运行,是直接制约压缩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气膜密封相比,复合调控混合型气体
本论文选取谷崎润一郎的初期作品《刺青》(1910年)、中期作品《痴人之爱》(1924年)、后期作品《钥匙》(1956年)作为研究对象,参考作家随笔及其他相关资料,试图阐明谷崎润一郎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被大量开发和利用,尾砂排放量也逐年增大,尾砂堆积问题日益严重,多途径寻找尾砂综合利用的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金山店铁矿
由于生物酶具有高效、专一、反应条件温和等特性,它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的助剂,在纺织印染加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脂肪酶的水解特性使其在棉织物精练
黏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组真核的微生物,常见于温暖潮湿的森林和植被丰富的环境中。因其生活史兼具原生动物和真菌部分特征,使其在生物界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目前黏菌
高光谱遥感成像是对地观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光谱图像包含几十至几百个波段的光谱信息,为地物分类和地物识别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依据。然而,高光谱图像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
路网容量是交通供给能力的宏观体现。路网容量可靠性体现的是路网容量的稳定性,是指在考虑了路网拓扑结构和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的前提下,在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双向随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