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稽模仿原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手法,最初古希腊城邦中通过对史诗和政治事件的滑稽模仿来表达自己观点,此后这种类型的作品进入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获得了独立的法律地位。随着现代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文化的不断融合,商标传统的标记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也在权利人和公众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巨大的演变。商标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背后越来越多的代表了产品的企业文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生活理念。正是这种功能的变化使商标具有了强烈的表达性,成为滑稽模仿的对象。不仅在国外,我国也开始出现商标滑稽模仿的案例,但我国现行法律未对此作任何规定,因此对商标滑稽模仿的法律定位的讨论随之而来。本文对商标滑稽模仿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此对我国构建商标滑稽模仿制度提出一些思考。本文的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商标滑稽模仿的概述中主要介绍了滑稽模仿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以及滑稽模仿从版权领域向商标领域的拓展原因和呈现出来的变化,最后提出了商标滑稽模仿的概念和特征。第二章,商标滑稽模仿与淡化理论中,首先分析了商标滑稽模仿因其自身的特征常常受到淡化理论的质疑;其次介绍了淡化理论的基本含义和一般淡化行为的种类,并通过对比商标滑稽模仿和一般淡化行为的特征指出一个成功的商标滑稽模仿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后本章通过对美国几个典型案例的介绍引出了商标滑稽模仿的种类,并对各类商标滑稽模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各类商标滑稽模仿的合理性所在,最终归纳总结了构成合理使用的商标滑稽模仿应当具备的要素。第三章,商标滑稽模仿的合理性分析,从商标的社会文化属性,宪法的言论自由原则,商标制度的根本价值三个角度分析了商标滑稽模仿值得法律给予合理保护的根本所在。第四章,介绍了与商标滑稽模仿的相关制度,对比了美国、欧盟、日本国家的商标淡化制度以及淡化制度的例外,以此为我国构建商标淡化制度和淡化制度的例外提供参考。第五章,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我国现行商标法律体系中对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指出构建商标滑稽模仿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商标滑稽模仿的概念、构成要件,侵权的判定标准提出建议。同时指出,在司法实践中,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对商标滑稽模仿给予相适应的保护。随着商品的全球化流通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商标将被社会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如何保护同时又合理的利用商标是各国商标法律都需要回答的问题,而只有立足国情,紧跟商标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才能使商标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