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的社会融入状况——基于对上海市古北国际社区的调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lery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程度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中国工作、生活和居住,尤其是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常住外国人的比率正在逐年提高,这也使得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与这种现实不相称的是,对于外籍人士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尤其是对于外籍人士在中国的生活、工作整体状况的研究,则更显不足。这些外籍人士的社会融入状况如何?对他们总体社会融入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这些问题是笔者试图通过此次研究进行解答的。同时,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以吸纳大量外籍人士在其中居住为其特点的国际社区,这些国际社区有何种特征?他们在发展中的优势何在?他们目前又面临着那些发展困境和发展瓶颈?这些问题也是本研究的另一重点所在。因为国际社区的发展为中国的城市开辟了一条促进外籍人士社会融入的新思路,因此对国际社区进行研究也是研究外籍人士社会融入的题中之义。   通过本研究笔者得出了在经济融合和社会交往方面,外籍人士具有着比较高的社会融合度,然而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尤其是心理方面其社会融合度较低,因而使得外籍人士的总体社会融入状况比较低,而对于个体的外籍人士而言,其不同融合维度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外籍人士这一身份对他们在中国社会的融入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方面影响,身份标签对他们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于他们的心理和认同则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城市中的国际社区其所具有的特点,本研究也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对于现实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对其发展优势和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剐需,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快速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少
本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多层次、多阶段、多内涵的概念,它既包括那些由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由艺术家和公众及委托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作为旅游消费重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本文综合运用旅游人类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劳动控制一直是劳工研究的主要议题,在国内劳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厂,建筑行业的涉及较少,并且往往集中在某一单一层面的解释。借鉴劳动过程理论的宏观结构性分析视野,本
学位
本文从有效需求视角对山东、山西、内蒙古三省(区)各一个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因素,并且对三个调查地的调查结果
学位
目前,中国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在泉州晋江市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年结婚大操办,消费形式多样化,出现了“好攀比、讲排场、比阔气、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