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日益增大,而传统的投融资机制存在诸多弊端,阻碍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明确了提出了市政公用设施的市场化改革方向,而且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开始参与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对我国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形式—BOT模式进行了研究。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介绍了BOT模式的涵义、形式、优点以及在国外的运用情况,以供我国借鉴其经验和教训。 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背景下,论文明确界定了内资BOT的概念,分析了内资BOT模式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针对我国BOT项目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论文研究了BOT模式的组织关系、合同框架、主要合同的内容以及BOT模式的具体运作程序。 BOT项目风险的合理分担是关系项目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本论文第四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BOT项目的风险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对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归类。接着,在得出了BOT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的分担方案及管理措施。并以成都第六水厂B厂项目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论文的最后部分对BOT模式在我国运行的宏观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存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BOT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能够促进BO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