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工业分散化布局视角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也是现阶段我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  迄今为止,有关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鲜有文献关注工业布局对城市化的影响。事实上,工业布局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重要影响。只有在了解工业布局模式的前提下,才能够正确理解城市化结果,才能提出正确的城市化政策。为此本文从工业分散化布局视角研究浙江省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考察了工业分散化布局对城市化的影响方式和具体路径。然后在回顾浙江省工业化、工业布局以及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分散化布局与城市化的关系,实证研究了浙江省工业化水平、工业布局分散化程度等因素对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最后以温岭市为例,从更微观的视角分析了工业分散化布局与城市化的发展。  实证研究表明,相对分散的工业布局往往会抑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浙江省各区域由于工业布局分散化程度不同,对城市化发展的抑制程度也不尽相同。嘉兴、湖州两市地区抑制作用相对较强,而浙中北地区这种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案例分析表明,浙江省受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非市场因素的限制,生产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工业无法有效的集聚在城市地区。工业化只能从农村各地区开始,总体上呈现遍地开花式的发展现象。相对分散的工业布局相对于市场机制条件下集中的工业布局模式集聚作用要弱的多,这就使得集聚经济不强,最终导致相对分散的城市化人口分布。  面对现阶段浙江省相对分散的工业布局模式,浙江省走纯粹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应该考虑发挥一批重要中心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让中心城镇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载体,引导工业和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降低工业分散化程度,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浙江省应该采取措施打破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壁垒,引导工业和人口从农村地区向中心城镇转移;浙江省应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以提高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建筑节能的地位日益提高,推广和实行分室控温和分户热计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集热量监测、数据传输、温度自动及远程控制于
肝脏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在消化、吸收、生物转化以及各类物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肝中铁含量丰富,维生素A(VA)含量远超过奶、蛋、鱼、肉等,经常食用对补充重要的辅酶
一台功率5MW,使用高温超导(HTS,hj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线圈和磁体的电机已经通过了负载和传输任务协议测试.这台电机由美国超导公司(American Superconductor)按
要求:rn请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题目自己定.rn快乐导航:rn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故事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不是生活中的
针对采用复合元素添加法生产工程机械用钢成本较高的问题,介绍了鞍钢中板厂利用超快速冷却工艺开发Q550CFD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的情况,主要介绍了化学成分设计、生产工艺及产品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有效运用,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团队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工作方式来促进企业的成长发
在探索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中,主流的观点认为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结构发生了快速的转变,人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