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小麦扬辐麦4号超高产群体形成特性及调控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的稻茬小麦种植面积已超400万/hm2,平均单产低于黄淮平原冬小麦区,但江苏省的稻茬小麦平均单产已超过5250kg/hm2,并涌现出单产超6000kg/hm2的市县,苏南稻茬麦区高产攻关田单产超8000kg/hm2,苏中、苏北麦区出现单产超过9000kg/hm2的攻关方。为大面积小麦产量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探索小麦超高产的重演性,对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特征和调控技术进行研究。试验于2013-2015年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中农场和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进行,以中筋春性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为材料,采用行距、密度和磷钾肥基追比的组合处理构建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分析不同产量水平群体产量及其构成,探讨稻茬春性小麦扬辐麦4号超高产(>9000kg/hm2)群体产量结构、群体特征以及光合和衰老特征,并对其品质予以评价,初步提出扬辐麦4号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扬辐麦4号高产与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结果表明,稻茬小麦扬辐麦4号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同时协调穗粒数和千粒重可以实现产量9000kg/hm2以上。超高产群体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20×104/hm2左右、45粒左右、42 g左右。2.表明稻茬小麦扬辐麦4号超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要求群体茎蘖动态合理,越冬期茎蘖数为620~630×104/hm2是最终穗数的1.2倍左右,拔节期茎蘖数在1113~1135×104/hm2是最终穗数的2.1倍左右,及茎蘖成穗率为45.6%~47%。孕穗期最适LAI为6.7~6.8,开花期LAI约为5.3~6.2,乳熟期LAI为2.5~2.8。两年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扩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是超高产群体的物质积累的基础,开花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7000kg/hm2,方能获得超高产。3.稻茬小麦扬辐麦4号超高产群体越冬始期、拔节期氮、磷素积累量与高产和中高产群体氮、磷素积累量相当,孕穗和开花期超高产群体氮、磷素积累量较高,成熟期超高产群体氮、磷素积累量更高。整个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与糖氮比变化趋势一致,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氮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超高产群体孕穗期和开花期具有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成熟期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相对较低。4.超高产群体花后剑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均高于高产和中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MDA含量<高产群体<中高产群体。开花期及花后7天、14天、21天、28天剑叶POD、SOD、CAT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均呈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籽粒产量呈线性负相关,且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提高花后剑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OD、SOD、CAT酶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均有利于延长光合时间,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效率,实现产量的提高。5.综合本试验结果,提出稻茬小麦扬辐麦4号实现9000kg/hm2超高产在适宜播种条件下的优化栽培模式为:密度150~180万/hm2、行距30cm、总施氮量为270~360kg/hm2磷钾肥基追比5:5或6:4、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
其他文献
杂种优势作为一种复杂的数量性状,近一个世纪来被广泛应用于众多作物表型的遗传改良。虽然杂种已经被育种家广泛利用,但是有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还尚未研究透彻。目前作物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更高产的品种。目前,领先的棉花遗传改良方案仍然缺陷,无法取得重大成就。在本研究中,我们以284份棉花品种为母本,5份棉花品种为父本,以及采用L×T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F_1为材料,在2012-2013年分别在12个地
本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维平教授的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等方法,对多小穗小麦蛋白质和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多小穗小麦蛋白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的库源比随着灌浆时间的延续,转化速率不同,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源库转化有所不同;在成熟期,不同多小穗小麦品系间蛋白质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
本研究对海南省大芒材料收集、大田试种、光合特性及抗旱性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大芒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大芒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各类土壤
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担当着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一重任,而粮食贮备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每年因稻谷陈化问题损失的包括作为食用和种用的稻谷占总产量的3},造成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稻谷在一般贮藏条件下第二年就会产生陈化变质现象,高温高湿地区则更快。为此,我国储备粮通常采用分散分批、定期推陈储新、轮流更新的方法
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对水稻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叶片光合作用是水稻产量的主要来源。水稻叶色突变体不仅仅是研究叶绿素的合成、调控和降解的过程、叶绿
为了更好的探索甜菜不育系质核基因在蛋白调控上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甜菜所提供的同一育种背景下拟选为不育系的未成系甜菜植株及成系的甜菜不育系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