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镇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特殊的地质构造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截止200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其中已列入国家和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7种。是我国的矿业大,省内有资源型城镇:4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8个县。矿产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与资源型城镇的科学规划建设是陕西省经济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城镇空间结构是指规模不同、职能各异的各级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联系及其组合状态。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有利于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投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目前在陕西省很多县一级行政区域由于其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大都存在着区域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重复建设、投资效益差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资源型城镇作为陕西省经济活动的载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规划建设必须以服务省内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前提。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镇发展论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理与方法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资源型城镇空间布局模型。接着在全面分析陕西省资源型城镇的特点、发展和布局现状的基础上,以靖边县和镇安县为例,运用资源型城镇空间布局模型,对其产业发展方向和城镇空间布局如何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陕西省资源型城镇空间布局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