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船型阻力和运动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三体船的系列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三体船构型对三体船阻力性能和运动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针对Fn>0.6的半滑行高速段,提出了“半滑行前三体船”这一新的三体船船型,并将这种新的三体船船型应用于台湾海峡高速客货运输船的研发设计中。另外,本文还基于冯·卡门砰击理论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任意形状二维剖面砰击压力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高速三体船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关于高速三体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做了概述,确定了本论文对高速三体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其次,对本文试验所用的三体船模型进行了型线设计和构型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模型试验方案。在本论文第三章,根据静水阻力试验结果,分析了三体船的不同构型对静水阻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傅汝德数区间内,静水阻力性能较优的三体船构型是互不相同的。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七个不同傅汝德数区间内三体船的静水阻力优化构型。值得注意的是,在Fn>0.6的半滑行高速段,三体船侧体的纵向位置位于主体船舯之前能够显著改善三体船的静水阻力性能。在本论文第四章,根据运动响应试验结果,分析了三体船在规则波中的垂荡、纵摇、横摇等运动响应特性,讨论了不同航速下,三体船构型对三体船运动性能和规则波中总阻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Fn>0.6的半滑行高速段,将侧体纵向位置选取在主体船舯或舯前的位置能够获得整体上相对较优的运动性能。在本论文第五章,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针对Fn>0.6的半滑行高速段,提出了侧体纵向位置位于主体船舯之前的“半滑行前三体船”这一新的三体船船型,并将此船型应用在台湾海峡高速客货运输船的船型研发设计中。最后,基于冯·卡门砰击理论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任意形状二维剖面砰击压力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并将该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在三体船横剖面的砰击压力计算中。
其他文献
介绍了我国香辛料的品种、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香辛料发展的对策
提出了一种每帧数据长度192b的交织编码器设计方法,并在Altera公司的CyloneⅡ器件EP2C8QC208FPGA上实现。结果表明,交织器符合CDMA2000系统规范,可用于需要抗突发干扰的数据
对舰船结构中裂纹损伤加筋板的弹塑性断裂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裂纹前端局部加强的裂纹板的弹塑性断裂问题及加强复板的止裂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构件的分析,运用断裂力学的观
目前,关于舰船振动噪声的研究多集中在机械设备激励壳体振动声辐射的机理和传递路径研究、推进轴系振动噪声固有结构特征研究、推进器噪声理论预报、机理分析与模型试验等方面
被动声呐是现代水声对抗最重要的探测装备。早期的被动声呐只能测目标的方位,不能测目标的距离。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被动测距声纳是水声定位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90年代出现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财务风险加剧,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从财务现行报告体系面临的挑战,对财务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工业越来越向着深海进军,平台形式也由固定式平台发展为浮式平台。立管系统是浮式海洋平台的关键单元。海流经过立管产生的泻涡诱发交变的流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集成了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滑翔器及剖面浮标的优点,是海洋环境观测和海洋资源探测的重要平台。滑行操作模式下,周期改变自身净浮力和重心位置,借助机翼
混合驱动水下自航行器(Hybri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HAUV)是一种集成了水下自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和水下滑翔器(Autonomous Underw
船用艉轴机械密封是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载荷的耦合作用下,艉轴机械密封端面容易出现局部高温和高应力,导致高磨损和端面泄漏,严重影响了密封装置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