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精神动力。随着全球化的扩张,民族国家的式微,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超国家共同体的出现,公众对自我身份的界定与归属的问题愈发凸显,因此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出发,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 ABS)2008年的调查数据,对中国、日本和韩国公众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同处儒家文化圈但现代化发展程度迥异的中、日、韩三国公众国家认同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实证数据的比较分析,中、日、韩三国公众的国家认同共性与个性并存。第一,在国家认同总体水平上,中、日、韩三国均处于中等的水平,但是公众的国家认同水平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年龄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普遍存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国家认同程度越高,而教育水平因素对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则随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第三,随着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福利对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第四,国家的腐败程度对中、日、韩三国公众国家认同均有显著影响;第五,在国家现代化发展阶段,影响中、日、韩公众国家认同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绩效;第六,传统文化对公众国家认同的影响力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提升而逐渐式微;第七,全球化是制约公众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并且国家现代化程度越高,全球化对公众国家认同的制约作用越大,但总体而言全球化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
其他文献
<正>PISA中表现最优秀的国家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没有在教育上分配更多资金。在教育中,正如在生活中其他所有事情一样,你付出什么便得到什么,对吗?不过,也正如在生活中其他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优质客户”这一资源,如今这一宝贵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稀缺,有限的优质客户资源正在
纵览近些年来的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大多只重视对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而轻视了学习资源的建设,故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技术的支持,对保证移动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率不断攀升,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在单亲家庭中,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占了绝大多数,其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中华
全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山东省实行自习不准讲课、节假日不准上课、物理课时大幅度减少(有原来的一周四到五节变为现在的一周两节到三节),在此状况下,对物理课堂的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
建立了一套测定高温高压下气体溶解度的实验装置,经检验准确可靠.利用此装置和平衡液相取样法,在25rC~350℃,2MPa~10MPa的温度和氢气压力范围内,测定了氢气在煤液化低温分离器油中的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数字图像,视频等等对人们来说变得唾手可得。数字视频以其特有的数字特征更加方便传播。伴随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