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趋势是近十几年来西方商业银行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已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资产证券化是指由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创造和安排融通资金的过程,即金融机构将其资产汇集成组,出售给以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特殊目的机构,经过担保与信用增级,以证券的形式在资本和货币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的过程。作为一种金融技术,资产证券化将银行的运作与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讲,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银行存量不良贷款套现,又为银行引入了一个共同运作的机制,即由外部投资者来监督银行的经营,强化信贷纪律,降低增量贷款的风险。 目前,国外资产证券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国内起步较晚,目前几乎还处于萌芽状态,而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必定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与市场实务迅速发展相对应,当前国内有关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有所滞后,主要集中在实际操作较多的房地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上,而它只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一个部分。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入手,详细介绍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资产可以证券化的条件,由此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在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要素、一般流程以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引入资产证券化作为缓解问题的渠道,剖析了资产证券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从中总结出规避风险所需条件,并提出我国完善所欠缺条件的建议。
其他文献
金融资本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度的转折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中,生产的集中与垄断资本的形成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基础,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的普遍
目前我国正处于继续完成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时期,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技术创新理论已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兴趣所在,但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经济学传统的惯性,技术创新研究至今还远未跻身于正统经济学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技术创新测度的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提供的丰厚史料和有益启示上,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去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勾画出它“是什么”的概貌,再进一步分析它在“为什么”中
本文首先回顾了学者对贸易成本的研究,以及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接着采用引力模型研究了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在这里国际贸易模式包括商品贸易量、商品贸易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事件层出不穷, 2000年跨国并购金额为11440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83%。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对外资行业准入限制的放宽,外国投资者通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