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形成的理论和历史分析——兼论中国金融资本的形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资本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度的转折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中,生产的集中与垄断资本的形成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基础,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的普遍形式,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溶合。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产融结合的趋势,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运用金融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产业资本与金融业资本的融合,把中国产业资本与金融业资本融合现实纳入金融资本理论分析框架,并用中国的产融结合实践来拓展传统金融资本理论。 全文由五章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对金融资本理论史进行考察,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研究对金融资本理论的影响及拉法格、希法亭和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在理论史考察的基础上,第三章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的形成进行了历史考察,回顾了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资本的形成过程。在金融资本形成的理论和历史分析基础上,第四章在传统金融资本理论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金融资本历史作用作了再评价,并对金融资本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如下: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上重新认识金融资本的历史地位,指出金融资本的出现是重工业化阶段形成的新的技术基础上,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与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社会生产相适应的特定资本历史形态。中国作为后进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产业结构重型化、市场结构高度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资本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本文第五章探讨了中国金融资本的形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出现产业资本与金融业资本融合趋势的动因,接着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特点以及我国金融资本形成中的制约因素,最后对我国金融资本如何构建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体制日趋完善,商业银行已经由国家财政的附属金融机构转变为独立从事经营的金融企业。但是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仍然保留了国有企业的
券化是一种信用体系的创新,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打通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通道,综合了两种传统信用体制的优势,形成了体制上的交叉优势。资产证券化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做
我们黄岩工商分局以查找廉政风险点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一线工作岗位和重点工作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并取得实效。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市
自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以来,我国的房地产消费需求获得巨大释放,房地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房地产销售面积逐年增加,房地产市场得到极大繁荣,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逐年上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