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汉语言的灵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用白先勇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学者们对“汉语危机”的关注与忧思正是恰到好处。“内忧”及“外患”的双重压力,使得汉语遭受到了空前的伤害,举目现在汉语的普遍应用,满是疮痍,“白话”成了毫无韵味、内涵的大白话、废话。贾平凹一方面倚靠文言写作传统,吸收古代文人语言文化之精髓和文言的神韵,使其语言具有浓重的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主动挖掘、开拓现代汉语言资源,通过各种尝试丰富汉语的表达力,来激活汉语的灵性,以“拯救汉语危机”。本文围绕“激活汉语言的灵性”这一角度来探讨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话语策略问题,这是人们也曾提及,但较少有系统研究的问题。贾平凹在汉语文学意识的自觉统摄下通过自己常流不断地创作,主要采用三种话语策略,不断地激活汉语言的灵性:其一,文人书面语,主要倚靠、承继文言文传统,运用文人书面语,生成带有中国古代汉语气派、韵味的话语方式。其二,乡村口头语,向民间借鉴、吸收,形成具有浓厚商州乡土气息的话语体系。生动描摹作者笔下“商州”的人情世貌,揭示出“商州”文化神髓。其三,都市大众语,吸收借鉴市井民众语言,捕捉市井气息,再现处于“夹缝”之中的生活现状与精神状态。贾平凹在其小说中创造性、灵活地运用文言书面语、乡村口头语、都市大众语三套话语形式,通过它们之间的冲突与交融,形成其小说语言中的“奇语喧哗”。正是,通过这多种话语之间的对话,他全面的、传神地描绘出当代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之间的生存形态和精神状态。贾平凹在文学语言上的孜孜追求是十分“自觉”的,他始终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坚持着对汉语特性的体认,把握语言生长变化的规律,与文学创作中各种语言的流俗保持持着妥当的距离,努力践行他重整体,重混沌,简中求丰富,素中求华丽,拙中求性灵的审美观念。他在文学话语建构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于笔端自然流露出含蓄隽永、简洁凝练、质朴清新、“汉味”十足的灵动语言,用其长盛不竭的创作不断激活着汉语的灵性。
其他文献
维吾尔族的先民从蒙古高原迁移到中亚以前先后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佛教、祆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在西迁以后才逐步接受了伊斯兰教。维吾尔族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刻地影响
谶纬思想是汉代学术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对汉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思想的氛围中,形成了一大批文献著作,后世将其统称为:纬书。这些纬书,既总结和继
从历史、文化为主的纪录片到影视剧、娱乐、体育与教育节目的策略转型,反而让“阳光”失去核心竞争力。频繁的转型和定位上的摇摆,也严重影响了阳光品牌的核心价值。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引发的艾滋病(AIDS),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但至今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和疫苗的推出。母婴传播是HIV的三种传播方式之一,90
打造国际航空大都市是郑州市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在实现了职业城市化、地域城市化、身份城市化后,实现人的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本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方法选择医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术后的30例患者(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的股骨干骨折患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在治疗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三甲医院4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加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模式,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政策的相对滞后,使得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本文从法律、技术、道德、欺诈、盈利五个方面
随着我国对国有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矛盾和弊端也日益凸现,"股东至上"的管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缺陷和不足。而利益相关
负债经营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种行之有效且难以回避的经营方式。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对影响偿债能力外部及内部因素的分析,指出企业提高偿债能力应从企业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