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将乐林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作为控制指标,组织将乐林场次生林森林经营类型组和经营类型,分别设计经营措施类型,重点对抚育措施类型制定技术措施,并从林木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不同强度抚育效果,为确定将乐林场次生林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乐林场次生林组织为保护经营类型组和集约经营类型组,在保护经营类型组中组织栲树水土保持林经营类型,其经营措施类型包括抚育、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更新采伐;对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进行割灌、修枝,设计抚育强度为蓄积量的10%、20%、35%和对照组。在集约经营类型组中组织杉木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类型,共经营措施类型包括抚育、林分改造、择伐利用,对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进行割灌、修枝,设计抚育强度为蓄积量的10%、20%、35%和对照组。(2)在栲树水上保持林经营类型中,抚育强度为20%时效果最佳,对保留林木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林分保留郁闭度为0.65,直径结构为倒“J”型,目的树种聚集度下降,接近均匀分布,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抚育的净利润分别为32元/hm2和3114元/hm2,林分目的树种蓄积百分比分别为33%和44.15%。在杉木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类型的幼龄林阶段,抚育强度为35%时效果最佳,对林木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净利润为1320元/hm2,林分保留郁闭度为0.6,目的树种蓄积百分比为39.62%,直径结构接近正态分布,林分呈中度混交、目的树种处于中庸状态。在中龄林阶段,抚育强度为20%时效果最佳,对林木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净利润为7580元/hm2,林分保留郁闭度为0.65,林分目的树种蓄积百分比为33.72%,直径结构接近正态分布,林分呈中度混交、目的树种处于中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