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04-3p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痴呆类型。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沉积形成老年斑、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是AD主要的病理特征。AD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Aβ级联假说是目前认可的A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Aβ斑块诱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死亡,最终加快AD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 RNA,miRNA)参与调节中枢系统的发育,与突触可塑性及记忆能力密切相关。我们通过芯片发现miR-204-3p在AD模型小鼠海马内表达降低,且在神经元内表达丰富。本研究的目的是:1)探究miR-204-3p对APP/PS1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2)探究miR-204-3p影响APP/PS1小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3)寻找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靶点。研究方法:我们对6月龄的APPswe/PS1d E9(APP/PS1)小鼠海马进行miRNA芯片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海马立体定位注射分别将miR-204-3p过表达慢病毒(Lv-miR-204)和阴性对照慢病毒(Lv-con)注射到6月龄APP/PS1小鼠及WT小鼠的双侧海马中。通过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等行为学实验检查小鼠的认知和记忆能力。通过RT-PCR检测小鼠海马和血浆内的miR-204-3p水平。运用电生理记录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以评估突触功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高尔基染色观察突触形态变化。利用Targetscan预测了miR-204-3p的潜在靶点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并通过萤光素酶测定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确认Nox4是miR-204-3p的靶基因。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测定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并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Aβ代谢酶。通过ELISA检测4-羟基壬烯醛,3-硝基酪氨酸和8-羟基-2’-脱氧鸟苷的水平,并且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查H 2 O 2的水平。通过荧光测定法测定活性氧(ROS)。并运用Nox4抑制剂GLX351322对APP/PS1进行腹腔注射,同样检测APP/PS1小鼠认知、突触功能及Aβ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MiRNA芯片和RT-PCR结果显示6月龄APP/PS1小鼠海马组织和血浆中miR-204-3p均明显下调,提示miR-204-3p与AD认知缺陷的相关性。行为学、电生理和高尔基染色结果发现miR-204-3p过表达能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减退及突触损伤。Lv-miR-204治疗可降低海马中的淀粉样蛋白水平和4-HNE、3-NT、8-OHDG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miR-204-3p与Nox4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且过表达miR-204-3p降低Nox4表达水平。过表达miR-204或使用GLX351322抑制Nox4可减少Aβ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此外,腹腔注射GLX351322同样可挽救APP/PS1小鼠的突触和记忆缺陷,并抑制APP/PS1小鼠海马中的氧化应激和淀粉样蛋白水平。结论:MiR-204-3p在6月龄APP/PS1小鼠海马组织和血浆内降低,过表达miR-204-3p能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缺陷和突触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结合Nox4 3’-UTR区并调控Nox4表达,进而降低APP/PS1小鼠海马内Aβ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防控近视的“伪科学”及不良机构层出不穷,一些家长视近视为洪水猛兽,病急乱投医。而另一些家长选择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马放南山,加剧了孩子近视的发展进程。在近视防控这场长期的拉锯战中,面向大众的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有效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行为和习惯,辅之以科学的防控近视措施,广泛传播科普信息,
期刊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如何构建信息化的、多媒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引发广泛关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入手,从多媒体视频可视化教学、多媒体视频情境化教学、多媒体视频拓展化教学等多角度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优化
目的:通过观察青少年近视进展过程中优势眼中左眼及右眼的占比和性别分布,优势眼及非优势眼近视程度及增长速度的差别,分析优势眼在近视进展中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2/05期间我院就诊的235例7~17岁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眼部结构检查排除各种眼病,并进行优势眼(卡洞法)测定及散瞳后综合验光,均配戴单焦框架眼镜矫正,1a后复测优势眼(卡洞法)及散瞳后综合验光。结果:研究对象中,优势眼为右
逮捕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有力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逮捕措施是未经审判而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在法理上与无罪推定的要求不相吻合。为防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逮捕措施的犯罪控制功能的过度追求,从而导致肆意剥夺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司法行为,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和域外法治国家均详细规定了逮捕及捕后羁押救济的程序。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强制措施的适用反映了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不仅是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建构初中英语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的: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T-mab)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T-mab联合SOX治疗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发生了变化。教师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力求构建信息化的实验教学空间,辅助学生对初中生物实验知识进行学习。本文从多媒体视频展示、多媒体模拟教学、多媒体突出重点、多媒体资源整合角度入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900-1928)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深植于乌托邦思想,知识分子通过文字表达对完美的新中国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从乌托邦的角度对当时的文学进行观照,不只是为了缅怀与追忆,更是为了能够重新认识那个时期的文学生态,也为了能够给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某种启示。论文研究时段约为1900年至1928年,但论述时也会涉及一些稍稍超出此时间范围的重要文本,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为了显著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教育领域开始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本文探讨多媒体的概念,分析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相应探究。
以往许多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并没有真正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核心素养未能得到良好发展,教师应当深入研读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数学教学,积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高效学习,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本文着重分析初中数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