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A/New Caledonia/20/1999(H1N1)的小鼠适应株的构建及其毒力机制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可持续发生变异从而广泛传播,是造成人类致病性及死亡性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系统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提高对病毒的认识,可以加强我们对病毒的防控能力。实验室水平中,最常用来研究人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动物模型是小鼠。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在肺组织中的持续传代,而获得适应株。小鼠适应株不仅是抗体及药物评价的基础,并且对理解病毒与宿体之间的适应关系,研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以及病毒毒力增强的分子机制,都用着重要意义。H1N1是主要引发流感疫情的亚型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所采用的 A/New Caledonia/20/1999(H1N1)病毒是 WHO 在 2000 至 2007 年所公布的H1N1亚型流感疫苗,以其为基础,在BALB/c小鼠上建立了鼠肺适应株。从野生株突变为适应株的过程中的小鼠病征、肺病毒载量、病毒致病性、病理分析、复制能力对比、关键氨基酸突变等多个方面,逐步探究H1N1鼠肺适应株的适应过程,确定了病毒毒力改变的机制,也为H1N1甲型流感病毒相关的药物评估提供了稳定的动物模型。在小鼠适应株建立和评估的工作中,首先,在小鼠肺组织中进行了 14次连续传代,逐渐增强病毒毒力,获得高致病性适应株病毒,过程中监控各代次适应株小鼠的生存状态和肺病毒载量;其次,对各代次适应株的病毒进行了病毒毒力的摸索以及肺组织的病理研究,并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水平上分析了适应株病毒复制速率变化,初步探索了毒力变化的机制。在毒力机制分析的工作中,首先,对各代次适应株病毒进行八基因测序及分析,并与野生型进行分析,发现逐渐出现的七个非同义突变,包括NP-A363D、NP-A373D、NP-M440K、PA-V44I、PB2-V81M、HA-T106P、PA-F35L,其中两个呈现出与毒力变化相对应的突变优势性;之后利用反向遗传学,构建出含有突变位点的重组病毒,对重组病毒进行了聚合酶活性检测及动物水平上致病性的研究,验证了 HA-T106P 和 PA-F35L 是 A/New Caledonia/20/1999(H1N1)毒力增强的关键位点,其中PA-F35L可以增强病毒的聚合酶活性。同时,将适应株病毒成功应用到了抗病毒药物的评价中,证实了 A/New Caledonia/20/1999(H1N1)小鼠动物模型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本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H1N1小鼠适应株,可以作为甲型流感病毒跨物种适应性的研究工具。不仅阐述了野生型流感病毒株在新宿主上产生适应的过程,也进一步对其关键毒力位点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两个与病毒毒力增强相关的关键突变位点,帮助理解病毒毒力的增强机制。以此研究为基础,我们有机会结合通过基因改造和反向遗传,为高效率建立更多其他毒株的小鼠适应株提供思路,为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设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机器人成为了当今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而机器人的同步定位与构图(SLAM)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性
随着各种桥梁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桥梁设计与桥梁施工与不同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同种结构形式的桥梁,施工方法可以不同。桥梁是跨越河流、山谷、道路、海峡
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诱发女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类无包膜DNA病毒,其病毒衣壳由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构成,其中,L2蛋白在病毒感染细胞的
图像压缩是实现图像高效存储和传输的关键技术。基于分形理论的图像压缩算法因其压缩比高、重构图像质量好以及解码与图像分辨率无关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分形图像压缩算法在编码过程中为值域块搜索最优匹配块的过程会消耗大量时间,这阻碍了分形编码技术的现实应用。本论文基于分形理论,提出两个改进的分形图像压缩算法,有效提高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的速度。第一个分形编码算法是基于迭代控制搜索策略的分形图像编码算法。现
质子交换膜(PEM)的化学腐蚀问题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制长寿命的PEM具有重要意义。自由基淬灭剂(FRS)是一类能够清除体系内活性自由基的物质,能够有效地减缓PEM的化学腐蚀,从而提升PEMFC的使用寿命。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普遍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果实中。槲皮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黄酮类化合物中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本论文以槲皮素为FRS引入P
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居民的生态危机意识日益强烈,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世界人民悬在心头的重大事件。化石燃料的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有害气体排放的最大责任源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淀粉是玉米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总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影响玉米的产量、食用品质和工业品
在下穿既有铁路的桥梁施工中,顶进箱涵法是一种主要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完美地解决了新线与既有线相交的施工问题,将平交改为立交,因此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温度变化对土的工程性质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关于温度对土应力应变特性影响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已有考虑温
分数阶微分方程在电力分形网络、流体力学、流变学、粘弹性力学、反常扩散、图像处理、地震分析、生物系统的电传导以及神经网络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微分方程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