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侧沟茧蜂寄生斜纹夜蛾促进CypD与p53互作诱导寄主血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斑侧沟茧蜂(Microplitisbicoloratus)是农业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天敌,通过寄生斜纹夜蛾幼虫而抑制寄主血细胞的免疫反应及寄主的生长发育。亲环素D(Cyclophilin D,CypD)属于亲环素蛋白家族,研究表明,哺乳细胞在受到凋亡刺激时,CypD可与p53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为探讨茧蜂寄生斜纹夜蛾过程中,茧蜂病毒诱导寄主血细胞凋亡以抑制其细胞免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凋亡检测、western blot、Co-IP、免疫荧光、基因沉默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等实验检测了寄生前后及茧蜂病毒感染后CypD与p53的表达、互作、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茧蜂的寄生导致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p53、CypD上调及促进CypD与p53相互作用,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激活了 cl-caspase 3,且寄生导致寄主血细胞凋亡的增加。提取茧蜂病毒MbBV感染Spli221细胞24h后,MbBV感染促进了 CypD与p53相互作用,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激活了 cl-caspase 3同时也伴随着细胞凋亡增加。而当用RNAi沉默斜纹夜蛾幼虫血细胞CypD可以挽救茧蜂寄生引起的寄主血细胞凋亡。同时,当用CsA抑制或siRNA沉默CypD时,发现,抑制或沉默CypD可以抑制CypD与p53相互作用,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有一定的恢复;且CsA抑制或沉默CypD后,细胞凋亡率显著性下降。以上结果提示,MbBV可能通过促进CypD与p53相互作用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双斑侧沟茧蜂寄生促进了寄主血细胞CypD与p53相互作用,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激活cl-caspase 3,最终导致寄主血细胞凋亡。该研究为阐明茧蜂寄生抑制寄主斜纹夜蛾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生物防治斜纹夜蛾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它的乘坐舒适性是评价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车内噪声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最直接的因
西北地区人文资源丰富。近现代以来,本土艺术家纷至沓来,追寻华夏传统雕塑的源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雕塑艺术得到重视和发展,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系到现在的西安美术学院
广州东塔采用带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为满足建筑功能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核心筒外墙采用了强度等级高达C80的内嵌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极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都,融汇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和世界各种宗教文化,形成了多元文化体系。北京从元代建都起就成为儒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仪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政治、艺术相结合的一部巨著,是中国最古老文献之一,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易经》自17世纪首次以拉丁文传入欧洲后,被陆
<正>据新的销售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市场已达到饱和点,这表明市场对新产品的兴趣开始下降。根据市场研究,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数据仅在一年内就下降了8%,从2017年的3.93亿台下降到
《中国电影周报》10月15日刊登非也同志的文章《不只是说方义华》,读后感慨良多,禁不住想为方义华说儿句公道话。说到方义华,不少人都知道,他涉足影坛并非自《焦裕禄》始。八
当前水污染严重,水质探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早发现问题,其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水质治理和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安全分析是依靠采集人员现场测量和实验室仪器分析
酸催化剂是化工产业中使用广泛的催化剂,其中之一的液体酸在化工初期具有价格优良、催化效果高、适用范围极其广泛的优势,但其不容忽视的缺陷也有很多,比如难以分离进而回收、腐蚀设备较为严重、污染环境等等。当“绿色化学”这个名词开始被意识且践行时,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Solid acid catalysts,SACs)这种既有经济效益又友好环境,且同时兼顾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催化剂,其研发工作正在不断展开。当
<正>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安全"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调整。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实际上已经非常现实、非常迫切地把公安队伍发展建设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