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人类交际中不礼貌言语行为同礼貌言语性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和广泛性,然而众多学者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和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极度失衡是这种忽视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在中国,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少之又少,从顺应论视角对戏剧中的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旨从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视角来分析George Bernard Shaw《卖花女》中的不礼貌言语行为。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顺应了相关的语境因素。当选择某种不礼貌言语行为时,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使用者要顺应的最重要的因素。《卖花女》是萧伯纳最著名的戏剧之一。讲述了一个下层社会卖花姑娘通过改变语言转变成一个上层社会的优雅女士。在这部剧中,不礼貌言语行为被广泛应用。本文拟在研究《卖花女》中不礼貌言语行为是如何顺应语境因素中的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理世界。研究表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该剧中不礼貌现象的使用是语言选择顺应人物性格,人物情感,友情,亲情,权利,时间和空间的结果。不礼貌言语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交际策略,在剧中人物刻画,揭露人物之间微妙关系及创造幽默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的研究加深了读者对《卖花女》的理解和鉴赏。同时,本文进一步证明顺应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为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